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2019年7月3日开原龙卷形成环境背景及机理探究

袁潮  王式功  马湘宜  杨磊  陈丽楠  
【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多源观测资料对2019年7月3日辽宁省开原市一次EF4级超强龙卷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龙卷过程发生在高空东北冷涡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之下,低层次天气尺度横槽抬升作用是减小对流抑制的关键机制,起源于干线的地面辐合线与雷暴下沉出流所产生的中尺度伪冷锋相遇是龙卷风暴的触发机制。(2)超低空急流、高空干空气平流以及午后地面太阳辐射加热共同作用是造成局地热力和动力不稳定迅速增大的原因,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低层湿度、垂直风切变及风暴相对螺旋度为龙卷母云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3)多普勒雷达呈现出经典超级单体龙卷特征,钩状回波位于超级单体右后侧,龙卷生成于钩状回波边缘。径向速度场显示气旋式旋转首先出现在低层,龙卷的加强发展伴随低层中气旋和明显的相邻方位角切变。雷达反射率三维立体图像可见龙卷中心上方存在强回波的凹陷区。(4)超低空急流加强低层水平涡度输送,两条辐合线相遇形成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为龙卷提供初始的垂直涡度来源,在上升气流的拉伸作用下,垂直涡度收缩助力龙卷形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张艳玲;朱世红;;2017年7月6日商丘暴雨龙卷天气过程分析[J];河南科技;2018年13期
2 廖林卫;;涟源市2017年7月6-7日暴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J];科技风;2018年02期
3 黄荣;黄晴;屈梅芳;赖珍权;;1713号台风“天鸽”外围龙卷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年01期
4 王巨华,钟中;超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J];新疆气象;1998年01期
5 赵树海;飞机起落中可能遇到的超低空急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6 郭鲁彦;万宇;于佳琪;齐佳慧;;2016年9月通辽市一次龙卷过程的观测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1年01期
7 吴哲珺;包云轩;朱霆;葛晶晶;;长江流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低空急流形成和影响机制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年03期
8 李炬;舒文军;;北京夏季夜间低空急流特征观测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9 汪钟兴,矫梅燕;两类低空急流的流量学诊断[J];热带气象学报;1995年03期
10 邓子风;;干旱、半干旱地区低空急流特征与暴雨关系的研究[J];新疆气象;1990年12期
11 叶盘锡;赵鸣;;低空急流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12 徐旭然;低空急流与烟台市冬季降雪[J];山东气象;1993年01期
13 徐文金 ,刘聪;低空急流形款一种机制及其数值模拟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14 于廖良;低空急流与暴雨[J];山东气象;1986年S1期
15 Moriaki Hinokio,黄耀荣;低空急流、湿舌和与冷锋有关的强雨带的中尺度系统的个例研究[J];海洋预报;198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彩霞;王坤;孙刚;李超;顾天真;袁晶;丁爱萍;;2017年江苏省一次龙卷过程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2 韩梓航;葛觐铭;;塔克拉玛干低空急流特征及其对沙尘的影响[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8年
3 孙康远;慕瑞琪;;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低空急流的统计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8 雷达探测新技术与应用[C];2016年
4 齐贵英;博尔楠;李广军;;新疆偏东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夏季环流形势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5 齐贵英;博尔楠;;南疆盆地夏季偏东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6 王珏;周之栩;;风廓线雷达分析低空急流与一次暴雨的关系[A];第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白先达;邹玲;;西南低空急流暴雨中尺度涡旋系统的雷达观测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8 康建鹏;汪婵娟;张渊;姜长稷;刘巧根;;2011年江苏沿江区域性大暴雨分析及预报[A];第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何松蔚;王成刚;;北京城市区域边界层低空急流初步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C];2018年
10 祁丽燕;农孟松;苏洵;;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引发的龙卷过程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11 王艳兰;王存真;;桂林市纯西南风低空急流暴雨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12 周文志;唐熠;;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A];S9 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2年
13 何彩芬;姚秀萍;胡春蕾;全彩峰;;一次台风前部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4 李兆慧;王东海;麦雪湖;刘英;王红艳;朱建军;炎利军;李彩玲;陈慧娴;;2015年10月4日佛山龙卷过程的观测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6年
15 周文志;唐熠;陈国连;李岩;伍秀莲;阳薇;郑媛;秦丽;言桂兴;;低空急流暴雨天气形势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副热带气象及环境影响[C];2015年
16 周文志;唐熠;王艳兰;孙莹;蒋丽娟;;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17 王红燕;王东平;牛淑贞;张晓鹏;侯凯;胡彩菊;;长葛南席一次罕见微龙卷成因分析及雷达预警初探[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8 陈邦怀;;淮北地区近10年龙卷产生的天气背景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 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C];2014年
19 徐靖宇;周长青;陈龙;王强;;2017年夏初邵阳一次龙卷天气过程个例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20 陈国清;;杂谈龙卷之宏观猜断[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正齐;中国对流性灾害大风的数值模拟和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吴哲珺;长江流域低空急流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何松蔚;北京城市区域边界层低空急流的观测与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孙颖姝;低空急流与新疆强降水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4 李佳;初夏华南低空急流及其日变化对华南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
5 周静;2011年6月江淮暴雨过程与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朱皓清;2016年阜宁龙卷超级单体风暴及龙卷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
7 刘达之;2016年6月23日阜宁龙卷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21年
8 李京原;基于不同云微物理方案的中国东部一次强龙卷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9 纪晓涵;双锋面系统叠加对龙卷强对流环境场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10 徐嘉;天气雷达龙卷检测算法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11 任兴宇;龙卷雷暴雷达回波识别技术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12 刁长莹;基于MICAPS风场信息的低空急流自动识别[D];天津大学;2016年
13 曲梓祎;福建地区冬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及其强降水热动力机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14 张萌;福建沿海夏季渐近线形锋生辐合线暴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15 冯卫家;基于边界层辐合线的强对流天气预测[D];天津大学;2012年
16 潘文卓;江苏省龙卷风分布特征及其灾害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7 刘志雄;“98.6”华南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影响及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本报记者 吴婷;无人机实验快速追踪龙卷风[N];中国气象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王婉 吴鹏;龙卷短临预警能力提升有多难?[N];中国气象报;2022年
3 记者 李慧;多卫星多产品协同应用为龙卷监测提供新方向[N];中国气象报;2021年
4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刘钊;“巨无霸”中的“小不点”[N];中国气象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谷星月;“捕捉”龙卷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N];中国气象报;2022年
6 通讯员 项瑛 记者 孙啸;国家标准《龙卷灾害调查技术规范》正式实施[N];中国气象报;2018年
7 记者 李晔 通讯员 吕非;黑龙江黄龙卷土又重来[N];中国气象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崔国辉;台风深入内陆后 何以引发龙卷?[N];中国气象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李慧;强对流淡季何以爆发强悍龙卷?[N];中国气象报;2021年
10 本报记者 王敬涛 通讯员 朱怡颖;以民生为指引 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N];中国气象报;2020年
11 本报通讯员 袁长焕;还“假龙卷”以“强对流”[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