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疼痛治疗模式的思考
【摘要】:疼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根据现状,涉及疼痛的诊疗分类项目多且复杂,包括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特殊疼痛类、相关学科疾病,理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多学科协作且应遵循5C原则的协作体,并遵循保守治疗、注射疗法、微创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开放手术治疗阶梯模式治疗和疼痛治疗的规范、准确、合理、个体、合法5原则。同时,应当借鉴糖尿病知识和高血压知识在我国普及的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了解疼痛知识,医者清,患者明。其次,要做好疼痛人才的培养。疼痛科是目前不多的以症状或功能障碍命名的学科,因为疼痛作为一个症状几乎涉及到临床所有学科。疼痛科医生理论上要做疼痛专科中的全科医生。
|
|
|
|
1 |
张天富;论未来医学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的转变[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2 |
袁建君;李宽歧;;新形势下医院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6期 |
3 |
白晶;王煦;吴晓丹;刘迪谦;张林;杨勇;;论名老中医工作室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5期 |
4 |
李德良;;人才培养的好途径——上下挂钩[J];中国卫生经济;1984年10期 |
5 |
严铸云;;改革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 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
6 |
刘春香;加速人才培养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年07期 |
7 |
陈宝海,张祚建,刘国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走科技兴院之路[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2年01期 |
8 |
彭美华;李平;;浅论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
9 |
陈国钧,陈家应,冷明祥,戚跃芳,林振平,王兴东,胡月,陆辉,湛乐,钱介荣;江苏省2005~2020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划的预测研究(二) 江苏省未来十五年卫生事业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预测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冯祥太;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思路与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年05期 |
11 |
吴映红;施超;朱方艳;;公共卫生人才调查及培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年15期 |
12 |
;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J];药学教育;2005年05期 |
13 |
孙利军;朝鲁;刘慧玲;;浅谈自治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引进、奖励相关问题[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4 |
王晓兰;;新时期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2期 |
15 |
;迁安市中医院不惜重金培养人才[J];河北中医;2006年03期 |
16 |
王彬;郭启勇;冯国和;周文颖;郑秋兰;;加强人才培养 促医院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医院;2006年06期 |
17 |
卢穗琳;卢其亮;;21世纪人才培养与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J];中国实用医药;2006年05期 |
18 |
李华斌;;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管理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12期 |
19 |
宿荣秦;李凤玲;何巍;李宗友;张早华;范为宇;;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纵横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11期 |
20 |
王兴泰;梅冠廷;马玉萍;王运刚;;发挥帮带作用 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