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与空间环境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滇南地区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及历史地震活动情况,重点分析研究了1965年以来研究区(N23°—24°50′,E102°—104°)七次M_s≥5.0级地震前各种异常的演变特征,如:地震活动图象、能量、频度、震兆窗等,发现震前研究区内地震活动性异常均出现在主震前10个月以内。进一步分析滇南地区中强地震前空间环境,发现该区76.9%的M_s≥5.0级地震均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峰年(M)至谷年(m)的下降段,且在(M+2)位相年上发震频次最高;地球自转相对减慢年段有利于滇南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地球自转减慢年段地震释放能量和均值是地球自转加速段地震释放能量和均值的9.94倍。滇南地区中强地震环境背景属“旱—震”型,且主震前两年内研究区部分气温、气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
|
|
|
|
1 |
刘小凤,肖丽珠,梅秀萍,徐辉;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类型[J];西北地震学报;2005年01期 |
2 |
葛炳生;;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J];上海地质;1981年04期 |
3 |
朱传镇;;日本地震学会1984年春季大会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4年07期 |
4 |
于龙伟;于军;李欣;;关于彰武4.8级地震及其前后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1988年04期 |
5 |
赵兴兰;魏光兴;郭爱香;刁守中;蒋海昆;;渤海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
6 |
安镇文;王琳瑛;姚栋华;朱传镇;;大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浑沌特征[J];国际地震动态;1991年03期 |
7 |
郑照福;于恩影;;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探讨[J];东北地震研究;2006年01期 |
8 |
李继业;;黑龙江及邻近地区北西向断裂与滨州断裂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03期 |
9 |
杨家亮;齐玉妍;金学申;温超;陈晓燕;;滦县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预报意义[J];华北地震科学;2010年02期 |
10 |
李孟銮,任庆维;宁夏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3期 |
11 |
王炜;宋俊高;李文英;;菏泽5.9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现象[J];华北地震科学;1984年04期 |
12 |
李文英;刘继禄;;聊考带强震前后的地震活动特征[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5年04期 |
13 |
汪素云,时振梁,环文林;中国近海地震活动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0年02期 |
14 |
王正尚,康英,黄文辉,何景琳;1997年9月三水3.7和4.4级地震特征初析[J];华南地震;1998年01期 |
15 |
王泽皋,乔子云,王勤彩,李雪英;1998年华北强震活动特点及发展趋势[J];山西地震;1999年Z1期 |
16 |
王筱荣;柯坪块体的地震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2001年04期 |
17 |
;《华南地震》2006年第26卷总目次[J];华南地震;2006年04期 |
18 |
刘科;;河北平原地区地震地裂缝活动的相关性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8年04期 |
19 |
袁丽文;郑斯华;周峥嵘;;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3期 |
20 |
戈澍谟;新疆地震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