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孢苏铁茎的解剖学研究
【摘要】:对叉孢苏铁茎的解剖结构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叉孢苏铁茎具有发达的皮层,皮层及髓中具有黏液道,有外韧型和周韧型的维管束分布在皮层中,但主要以外韧型为主,在同一切面上能看到横、纵、斜3种不同走向的维管束,所有皮层维官束韧皮部组成成份比较单一。维管组织区由多个生长环组成,每个生长环都具有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组成,各生长环韧皮部所占比例均大于木质部,在具4生长环的下部茎的维管组织中,环与环之间间隔2~10层不等的薄壁细胞。从纵向变化上看,从上至下,维管组织区的厚度及生长环数逐渐递增,在同一组织中,含晶及含单宁物质的异细胞呈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分布趋势。
|
|
|
|
1 |
任秀芳;我国特有植物——永瓣藤的茎和叶的解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2 |
汪矛,贾伟平,钟岩,张恕茗;蓝靛果营养器官初生结构的解剖学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3 |
张友民,王立军,胡国宣,钟岩;笃斯越桔茎次生维管组织的解剖学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4 |
林金莲;王馥兰;;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茎的解剖结构与不定根形成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5 |
柯曼琴;韩晓弟;;PP333对马铃薯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6 |
贾伟平,汪矛,钟岩,张恕茗;牛迭肚茎和根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学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7 |
黄庆昌,黄桂玲;中国红树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生态适应的研究Ⅲ.茎[J];植物学通报;1991年03期 |
8 |
衣建龙;赵可夫;;中华补血草不同器官N_a~+、K~+含量的比较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9 |
毛水龙,秦遂初,毛节锜;缺钾对几种作物营养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年01期 |
10 |
张泓;陈丽春;胡正海;;骆驼蓬营养器官的旱生结构[J];植物生态学报;199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