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方法对合成多级孔SAPO-11分子筛的影响
【摘要】:采用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作为介孔模板剂和盐酸后处理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多级孔SAPO-11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2种方法合成的多级孔SAPO-1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研究不同合成方法对多级孔SAPO-11结构、形貌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模板剂DTAB的含量对SAPO-11的孔结构和外表面积有较大的影响,当n(DTAB):n(Al_2O_3)=0.4:1.0,原料配比为n(Al_2O_3):n(P_2O_5):n(二正丙胺+二异丙胺):n(SiO_2):n(H_2O)=1.0:1.0:1.0:0.5:50.0的条件下,合成的多级孔SAPO-11外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盐酸酸洗方法中,当盐酸浓度为0.3 mol/L时得到的多级孔SAPO-11外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2种合成方法相比,盐酸酸洗破坏了SAPO-11的球形晶貌,孔道除了来源于片状晶粒堆积产生的狭缝孔外,还来源于大量层状结构产生的狭缝孔,而以介孔模板剂合成的多级孔SAPO-11孔道主要来源于片状晶粒堆积产生的狭缝孔,更好地保留了分子筛的晶型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
|
|
|
|
1 |
王利军,黄茜丹,赵伟,李全芝;SAPO-11分子筛模板剂理论筛选及改进合成[J];无机化学学报;2002年06期 |
2 |
刘平;任杰;孙予罕;;模板剂对SAPO-11的物化及异构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
3 |
孟祥举;谢彬;肖丰收;;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合成沸石催化材料[J];催化学报;2009年09期 |
4 |
范美青;任勃;张艳;;双模板剂制备三元介孔复合体及其光催化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
5 |
王业红;谭涓;刘靖;陈颖;李旭影;;萃取法脱除介孔磷酸镍模板剂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23期 |
6 |
李志平;赵瑞红;郭奋;陈建峰;;复合模板剂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7 |
谢在库,陈庆龄,张成芳,陈波,陆丽元;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用量对合成的β沸石结构及脱胺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8 |
张小明,张兆荣,索继栓,李树本;利用新型模板剂合成中孔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J];分子催化;1998年01期 |
9 |
韦承谦;庞文琴;王定一;孟宪平;刘振义;林炳雄;;骨架磷、铝无序的AlPO_4-5型分子筛结构的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7年S1期 |
10 |
李时瑶;金银石;岳得新;蔡光宇;;影响ZSM-5沸石酸性的因素[J];石油化工;1988年02期 |
11 |
窦涛;徐文旸;赵琥;苏企华;;B-Si及无胺型Fe-Si-ZSM-5沸石合成规律的研究[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2 |
于振臣,严爱珍,刘杨,须沁华;SAPO-1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晶貌[J];无机化学学报;1989年04期 |
13 |
王定一,何俊,尹维真,郑香苗,宋天佑,孟宪平,项寿鹤;模板剂对ZSM-5分子筛的成孔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4期 |
14 |
赵振华;生成ZSM-5沸石的阴离子模板效应[J];化学世界;1989年02期 |
15 |
黄永茂;徐智策;张志艳;张雪梅;;三模板剂法合成钛硅介孔纳米球[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1期 |
16 |
祁晓岚,李士杰,李斌,李能,刘希尧,林炳雄;含氟复合模板剂体系对Hβ沸石酸性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4年02期 |
17 |
吴晓霞;周大利;鲁云;欧余智;杨为中;邓银登;陈艳文;;复合模板剂及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介孔TiO_2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8年01期 |
18 |
赵瑞红;郭奋;李翠平;陈建峰;赵焕祺;;非离子模板剂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及表征[J];化工进展;2007年05期 |
19 |
王保国,张妍,李韡,张金利,刘家祺;模板剂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中的作用机理[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