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纳米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林红  焦星剑  赵晓冲  郝锋  李建保  
【摘要】:介绍了新型低成本纳米氧化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势特点及基本原理。纳米氧化物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和电解质中有着特殊的应用,在电池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围绕电池中光阳极和电解质所用的纳米氧化物材料,结合清华大学科研实例,综述了光阳极用纳米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能,分析了电子传递和复合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纳米材料的包覆对减少电子复合的作用,指出一维纳米氧化物材料可以形成光阳极中的电荷通道。对于低温纳米氧化物薄膜成膜方法及其在柔性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也做了详细评述。另外,还介绍了纳米氧化物在准固态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沐俊应;徐娟;梁氏秋水;朱宏伟;陈振兴;;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薄膜的低温制备技术[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3期
2 饶平根,吴建青,叶建东,吕明;低温烧结Al_2O_3/3Y-TZ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3 桂治轮,高素华,李龙土;低温烧结铌镍锆钛酸铅(PNN)压电陶瓷的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1987年02期
4 蔡廷书;低温烧结的刚玉陶瓷[J];国外耐火材料;1996年01期
5 汤文明,吕珺,丁厚福,郑治祥;低温烧结氧化铝基陶瓷材料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7年03期
6 张启龙;孙慧萍;杨辉;;中温烧结(Ca_(0.61),Nd_(0.26))(Ti_(0.98)Sn_(0.02))O_3微波介质陶瓷制备及介电性能(英文)[J];压电与声光;2010年04期
7 张洪国,周济,岳振星,桂治轮,李龙土;低温烧结Z型平面六角结构铁氧体研究[J];功能材料;1999年06期
8 刘晓荣,邱冠洲,蔡汝卓,林淑芳;低温烧结时铁酸盐的矿物学研究[J];烧结球团;2000年02期
9 邵书青;山东硅苑两项目通过鉴定[J];山东陶瓷;2005年01期
10 杨峰;蔡芳共;柯川;赵勇;;TiO_2纳米管阵列在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11 黄泳,黄亚锋;PMN-PZN-PFW-PZT多元系统压电陶瓷低温烧结[J];中国陶瓷;2000年02期
12 刘晓荣,邱冠周,蔡汝卓,林淑芳;Al_2O_3/SiO_2对低温烧结成矿规律的影响[J];钢铁;2001年03期
13 黄晖,宫华,王春义;低温烧结75氧化铝瓷的研究[J];陶瓷工程;2001年02期
14 李江,潘裕柏,宁金威,黄智勇,郭景坤;氧化铝陶瓷低温烧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陶瓷;2001年05期
15 薛彦辉,宋超,杜树涛,张昭文;氟化物在低温烧结钾长石中行为的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2年01期
16 李树全;林建明;吴季怀;黄妙良;张秀坤;李彪;徐波;;上转换发光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01期
17 李树全;林建明;吴季怀;张秀坤;李彪;徐波;;Ho~(3+)上转换发光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9年01期
18 尹艳红;许泽辉;冯磊硕;杨书廷;李承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09期
19 ;MIT利用活体病毒改造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J];网印工业;2011年05期
20 蔡冬英;乔庆东;;太阳能电池中的几种新型敏化剂[J];化学与黏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纳米氧化物中高形成能本征点缺陷的制备方法[A];第六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晓慧;曲卫国;岳振星;周济;李龙土;;纳米NiZnCu铁氧体制备高性能低温烧结片感材料[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袁国军;任小明;;一维双-(马来二氰基二硫烯)镍单阴离子分子磁体组装、结构和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胡志强;蔡英骥;奥谷昌之;金子正治;;添加BiFeO_3和Ba(Cu_(0.5)W_(0.5))O_3的PZT低温烧结动力学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程琳;杨国昱;;一维链状硼酸铟的合成及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闯;闫永丽;赵永生;姚建年;;一维有机异质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质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姜斌;叶耀红;李德红;邓宏;李阳;曾娟;王恩信;;低温烧结PNN-PZT陶瓷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范军 ;谭福清 ;李喜雄 ;冯则坤 ;何华辉;;低温烧结六角晶系铁氧体的现状及展望[A];第三届永磁及软磁铁氧体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維宣;劉維人;林鴻明;吳溪煌;;奈米级铁线之合成及结构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树林;蹇敦亮;陈星建;李生娟;徐波;朱钰方;;Al转变为γ-Al_2O_3的能量变化[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功能化纳米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张启龙;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及多层片式带通滤波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潘路;铁钴镍纳米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贾向东;纳米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马宗青;铜活化二硼化镁低温烧结机制及超导电性[D];天津大学;2011年
6 洪迪峰;一维移动介质的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段丞博;一维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量子相变[D];武汉大学;2011年
8 连科研;金属团簇在能源应用上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车剑飞;纳米氧化物表面改性与分散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摩擦材料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陈瑞奎;四氢喹啉类光敏染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鹏;压力诱导的纳米氧化物(ZrO_2,SiO_2)相变及结构变化的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2 吴春艳;纳米氧化物的软化学合成与表征[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蔡绍;BaTi_40_9微波介电陶瓷低温烧结及介电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陈尚坤;BaO-Nd_2O_3-TiO_2系统微波介质陶瓷低温烧结[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光耀;ZnNb_2O_6陶瓷的低温烧结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胡静;光合细菌合成纳米氧化物及其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刘兴元;Li_2O-Nb_2O_5-TiO_2微波介质陶瓷及低温烧结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朱海燕;离子液体及其溶液中纳米氧化物复合杂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述锋;二氧化钛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孟庆玲;纳米氧化物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与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政治学院 程建国;用一维时间编织多彩人生[N];解放军报;2011年
2 唐伟;高性能低温烧结软磁铁氧体材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6年
3 醴凌;低温烧结等静压成型法[N];中国建材报;2000年
4 周忠华;低温烧结高强硬质瓷[N];广东建设报;2006年
5 周忠华;日本新型瓷砖低温烧结工艺简介[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陈蕾;新康耐视编码读取技术使所有一维条形码和二维编码变得容易读取[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刘旭红 记者 杨蕾;一维纳米尺度光栅标准样板通过验收[N];中国质量报;2010年
8 吴卫明;PTC热敏功能陶瓷元件[N];广东建设报;2006年
9 ;我校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成果简介[N];新清华;2006年
10 记者 唐婷陈瑜;新型陶瓷:不再是易碎品[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