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量子误码率的影响
【摘要】:就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量子误码率(QBER)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相位编码QKD系统量子误码率和时间抖动关系的物理模型,给出了单光子脉冲的一般波形函数和量子误码率之间的关系。针对高斯脉冲分布,导出了时间抖动引起的相位编码QKD系统的量子误码率与脉冲宽度和时间抖动分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出高斯分布的单光子脉冲在确定的时间抖动分布的情况下系统的量子误码率。提出了通过控制系统抖动参数和单光子脉冲宽度来减小系统量子误码率的方法。
|
|
|
|
1 |
秦晓娟;史信荣;王金东;魏正军;;单光子探测器性能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
2 |
张静;王发强;赵峰;路轶群;刘颂豪;;时间和相位混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
3 |
王金东;魏正军;张辉;张华妮;陈帅;秦晓娟;郭健平;廖常俊;刘颂豪;;长程光纤传输的时间抖动对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
4 |
胡华鹏;张静;王金东;黄宇娴;路轶群;刘颂豪;路巍;;双协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9期 |
5 |
魏正军;李华锃;王金东;刘颂豪;;基于萨尼亚克光纤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
6 |
陈霞;王发强;路轶群;赵峰;李明明;梁瑞生;刘颂豪;;结合高效BB84协议的差分密钥分发系统[J];光子学报;2008年05期 |
7 |
阎毅;裴昌幸;韩宝彬;赵楠;;平流层量子通信系统地空路径传播特性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
8 |
韩宝彬;裴昌幸;;大气传播特性对量子密钥分发性能的影响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
9 |
魏正军;万伟;王金东;廖常俊;刘颂豪;;一种基于确定性量子密钥分发误码判据的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精确测定方法[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
10 |
王金东;秦晓娟;魏正军;刘小宝;廖常俊;刘颂豪;;一种高效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主动相位补偿方法[J];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1 |
何敏;姚泽清;刘荣;龚晶;;基于光纤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研究和协议仿真[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
12 |
韩宝彬;裴昌幸;刘丹;;磁光效应对量子相位编码系统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0年11期 |
13 |
梁创,符东浩,梁冰,廖静,吴令安,姚德成,吕述望;850nm光纤中1.1km量子密钥分发实验[J];物理学报;2001年08期 |
14 |
徐爱胜;王建秋;胡喜飞;;量子通信安全性研究[J];科技风;2008年04期 |
15 |
李亚玲;李宓善;李文博;;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偏振分束器的研究[J];大学物理;2007年07期 |
16 |
吴光,周春源,陈修亮,韩晓红,曾和平;长距离长期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J];物理学报;2005年08期 |
17 |
马海强,李亚玲,赵环,吴令安;基于双偏振分束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
18 |
冯发勇;张强;;基于超纠缠交换的量子密钥分发[J];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
19 |
何广强;易智;朱俊;曾贵华;;基于双模压缩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
20 |
何云贤;李虎;陆鸢;彭进业;曾贵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调制器驱动设计[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