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月辉,黄永清,张霞,陈雪,任晓敏;一种测量偏振模色散的新方法[J];光学学报;2002年11期 |
2 |
裴丽,简水生,宁提纲,谢增华;光纤光栅偏振模色散的测量及补偿研究[J];光学学报;2002年04期 |
3 |
;光的色散[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3期 |
4 |
郑远,李朝阳,刘秀敏,李锡忠,李荣华,杨伯君,张晓光;偏振模色散统计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08期 |
5 |
李朝阳,郑远,李春云,杨伯君,张晓光;一种简单实用低插损的PMD模拟器[J];高技术通讯;2003年08期 |
6 |
张璐,胡强高,吕增海,许远忠,赵圣之;不同调制方式下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的关系[J];光学学报;2004年06期 |
7 |
龚岩栋,齐赞伟,江中澳,简水生;偏振模色散定义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8 |
王岚,赵文玉,王宏祥,纪越峰;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抑制偏振模色散的新机制[J];光学学报;2003年06期 |
9 |
张晓光,于丽,郑远,李朝阳,周光涛,沈昱,杨伯君,王宏祥,王岚,纪越峰;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3年12期 |
10 |
徐铭,蒲涛,杨淑雯,杨祥林;偏振模色散影响色散控制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J];光学学报;2004年02期 |
11 |
张晓光,于丽,郑远,沈昱,周光涛,席丽霞,陈林,张建忠,苑铁成,杨伯君;可补偿二阶偏振模色散的两级自适应补偿器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1期 |
12 |
张建忠,张晓光,于丽,席丽霞,沈昱,周光涛,张娜,吴斌,苑铁成;40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04期 |
13 |
商彦强,孙学瑞;偏振模色散(PMD)测量——标准组织是如何定义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年11期 |
14 |
刘秀敏,杨伯君,张晓光;波分复用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1年12期 |
15 |
郑远,李朝阳,刘秀敏,李锡忠,李荣华,杨伯君,张晓光;偏振模色散对线性系统脉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2年10期 |
16 |
周赢武,郭凌伟,黄锐,瞿荣辉,方祖捷;光纤传输系统偏振模色散对输出信号偏振度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
17 |
解军,范毅,陈鹤鸣;偏振模色散的波片级联仿真模型的比较[J];光子技术;2004年04期 |
18 |
;光纤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5期 |
19 |
杨爱英,吴德明,徐安士;单模光纤中偏振模色散的仿真模型(英文)[J];光子学报;2003年12期 |
20 |
郑远,刘玉敏,杨伯君,张晓光;用琼斯传输矩阵法研究二阶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性[J];中国激光;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