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熊建华  赵永贞  高永华  谢达祥  张彬  陈晓汉  
【摘要】:凡纳滨对虾是世界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其良种培育对发展对虾养殖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种间杂交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并针对当前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存在基础研究落后于应用研究、多性状复合育种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育种工艺不足、种质资源匮乏、数量遗传学应用不够等问题,提出在改良和培育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时,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即高新技术与常规选择育种相互配合的综合育种技术,是今后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熊建华;赵永贞;高永华;谢达祥;张彬;陈晓汉;;凡纳滨对虾良种培育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2 吉家敏;夏志强;邹枚伶;王文泉;;木薯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连锁图谱和QTL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3 康明;王继安;杨明亮;;大豆高油酸、低亚麻酸性状的分子标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4 薛永国;刘丽君;杨喆;高明杰;张雷;;大豆油分含量QTL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甘四明,施季森,白嘉雨,徐建民;林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6 刘列钊;林呐;谌利;唐章林;张学昆;李加纳;;甘蓝型油菜5个重要性状QTL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7 王艳红;胡超群;张吕平;夏建军;任春华;;凡纳滨对虾EST微卫星标记初步筛选[J];水产学报;2011年07期
8 夏文财;鲁绍雄;;牛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9 万昆;姜成喜;刘章雄;付亚书;朱友林;陈维元;邱丽娟;;大豆株高QTL定位研究[J];大豆科学;2009年05期
10 忻雅;马华升;阮松林;钱丽华;赵杭苹;童建新;;白菜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J];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11 黄国庆;郭加沅;肖国樱;;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12 王义青;李俊文;石玉真;刘爱英;商海红;龚举武;王涛;巩万奎;袁有禄;;陆地棉高品质品系纤维品质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及定位[J];棉花学报;2010年06期
13 张小村,李斯深,赵新华,范玉顶,李瑞军;小麦纹枯病抗性的QTL分析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年03期
14 王海杰;杨存义;江炳志;赵青松;陈淑珍;年海;;大豆生育期性状QTL定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年03期
15 安静;胡勇胜;张宝玺;毛胜利;王立浩;;辣椒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疫病QTL定位[J];中国蔬菜;2007年10期
16 张正斌,徐萍;小麦基因组研究进展[J];遗传;2002年03期
17 陈旭;张元跃;;分子标记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6年04期
18 李坤;司龙亭;张克岩;姜晶;田友;李丹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含油量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1年02期
19 余贤美,郑服丛,艾呈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20 蒋观敏,罗耀武;栽培高粱的遗传图谱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宏伟;井上真以子;汤山奈奈;;结缕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遗传图谱的构建[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峰;刘海峰;李国英;宋武;罗城;李晖;;海岛棉抗黄萎病性状QTLs的分子标记及定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志毅;林善枝;张德强;张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4 于红;李琪;郭希明;;美洲牡蛎抗病性状的QTL定位及其关联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田露申;曾德志;郭世星;万成燕;李一路;张星星;柳丽;邓武明;文凤君;陈胜荣;余青青;牛应泽;;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白花性状QTL定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晓彪;吴真真;聂明娟;王海燕;肖进;别同德;郭娇;王秀娥;;普通小麦品种西风小麦黄花叶病抗性相关QTL分析及主效抗性QTL的精细定位[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崔世友;;大豆分子标记研究的现状及展望——Ⅰ 遗传图谱的构建[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韩光明;赵明辉;陈温福;;超绿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蒋立希;;油菜含油量QTL的分子克隆以及温度与基因型互作的分子本质[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欧承刚;邓波涛;庄飞云;赵志伟;;胡萝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β-胡萝卜素的QTL定位[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利;海带群体遗传分析及叶片长、宽性状QTL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杨美;甘蓝型油菜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的反应及其QTL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姜振峰;大豆油分和蛋白质含量遗传效应及与环境互作效应QTL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亚民;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谷物胚乳性状QTL作图方法[D];扬州大学;2009年
5 王峰;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健胜;小麦—冰草多粒衍生系3228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葛学亮;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刘大军;陆地棉SRAP图谱构建与种子物理、营养品质性状QTL定位[D];西南大学;2010年
9 于晓芳;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海燕;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希阳;小麦遗传图谱的加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程周超;黄瓜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黄瓜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王召辉;玉米株型、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光忠;基于基因组的金针菇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与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陆鑫;玉米籽粒淀粉RVA粘度性状的QTL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6 李萌;玉米耐低磷产量因子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苏相文;水稻重组自交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晁园;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晓鹏;玉米抗旱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苏东;四倍体苜蓿家系建立及QTL定位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光;五味子良种培育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4年
2 王玮 刘加勇;海林成北方地区良种培育基地[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洋;良种培育为我省粮食高产提供科技支撑[N];河南科技报;2010年
4 牛晓民;蛋鸡良种培育推广有效打破国外垄断[N];新农村商报;2009年
5 陈宝全;静宁加大良种培育推广力度[N];农民日报;2008年
6 市渔协;大黄鱼良种培育技术研究通过鉴定[N];闽东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娉实习生 王晋焱;我市签订泡桐良种培育相关协议[N];咸宁日报;2007年
8 陈楚荣;国内首家鲻科鱼类培育基地落户珠海[N];中国渔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瑜;法律能否为良种培育“挡风遮雨”?[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翩翩;国内首家鲻科鱼类培育基地落户我市[N];珠海特区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