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结合参数估计的天文图像极大似然恢复

耿则勋  魏小峰  沈忱  
【摘要】:分析了Benvenuto等针对天文图像恢复提出的基于极大似然(ML)代价函数的有效逼近模型,由此提出了一种比传统ML收敛更快的图像恢复算法。该算法在未知点扩散函数(PSF)条件下,通过观测模糊图像,自适应估计湍流PSF,使PSF估计更符合成像环境;然后,将该算法与混合高斯泊松噪声的ML算法相结合,形成增强ML迭代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动态更新PSF,交替执行恢复图像、去除噪声等策略。结果显示:对于点源目标图像,本文算法恢复图像的质量在峰值信噪比、均方误差以及平均对比度3个指标上分别提高了96.64%,69.26%和25.6%;对于真实湍流退化图像,恢复质量也有一定改善。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使迭代过程收敛更稳定,图像恢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非常适用于天文观测图像的高清晰恢复与重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樊小红,刘勇顺;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监控图像模糊恢复[J];交通与计算机;2001年S1期
2 潘永湘,李守智,刘庆丰;多种群遗传算法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邹昂,李栋栋,瞿安连;活体细胞三维荧光图像恢复中的荧光衰减补偿[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汪海明,赵建业,程承旗,余道衡;细胞神经网络图像恢复新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8期
5 曾三友,康立山,丁立新,黄元江;一种基于正则化方法的准最佳图像复原技术[J];软件学报;2003年03期
6 杨杰;;小波变换在指纹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01期
7 宣兆新;陆金桂;石云;吴慧;;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图像恢复[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3期
8 甘祥超,武栓虎,谈正;基于小波四叉树的图像去噪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3期
9 袁友伟,周水庚,张建伟;基于改进的神经元网络的图像恢复与重建新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年10期
10 余国华,田岩;一种新型的图像恢复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年01期
11 王新年,梁德群;基于方向信息测度的图像恢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12 严圣华;罗兵;;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恢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13 孙燮华;;关于图像恢复算法的一点注记[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4 王宇;邹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糊图像恢复[J];微型机与应用;2009年24期
15 韩旭里,黄砚玲;运动模糊的递推恢复方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6 杨鑫;高红;;基于遗传算法的散焦模糊图像辨识及恢复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17 骞森;朱剑英;;图像的退化不变量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12期
18 解凯;;图像复原中的多参数估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9 聂笃宪;;基于PSO自适应正则化参数图像恢复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01期
20 谢勤岚;桑农;;基于低分辨率图像融合的超分辨率恢复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颉;窦丽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一种新的图像恢复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胡庆武;;基于Mask技术的图像恢复[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严圣华;罗兵;;一种视频图像退化帧的恢复新法[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肖锋;周明全;耿国华;;基于维纳滤波的图像恢复理论分析与实现[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成孝刚;陈启美;刘国庆;;总有界变差与图像清晰度之间的关系[A];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赵凌;梁德群;王新年;;一种新的任意方向运动模糊参数的估计方法[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马少贤;江成顺;;数字图像的非线性混合异性扩散恢复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孙农亮;曹茂永;;运动模糊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9 段希涛;刘超;江成顺;;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正则化图像恢复算法[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守觉;谢美芬;曹文明;;图像恢复的一种新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宿;贝叶斯框架下图像恢复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莉;图像恢复中几种分裂算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王园宇;粉尘环境中的图像恢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奋林;图像恢复中高阶变分模型的几个有效数值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董芳芳;图像恢复与分割中的新模型及快速算法[D];浙江大学;2010年
6 马丽艳;基于变分方法的图像分割和图像恢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磊;图像恢复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斐;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选德;基于非局部信息的图像恢复和图像质量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必银;小目标检测识别技术性能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鹤龄;并行盲图像恢复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军;QR码的图像恢复和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郑精灵;整体变分算法在图像修补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4 牛志蕾;图像恢复中的PCG算法的正则化策略[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陈飞;基于多重网格的图像恢复算法[D];福州大学;2006年
6 曹杨;图像恢复中的变分方法[D];吉林大学;2007年
7 潘琪;运动模糊仿真图像的正确生成[D];暨南大学;2005年
8 吴骅;图像恢复中的整体变分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孙颖;微粒群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图像预处理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瑞平;雾天条件下图像的恢复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