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ZrAlO复合氧化物催化酮氢转移还原反应
【摘要】:以Mg2Al1-LDH为前驱体焙烧制备Mg2Al1-LDO,利用其结构记忆效应,将其浸渍于Zr(NO3)4溶液制备MgZrAl-LDHs,后经焙烧制备MgZrAlO型复合氧化物,考察其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环己酮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和Mg2Al1-LDO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样品进行XRD、N2吸附-脱附、FI-IR、SEM及TG-DTA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其活性影响明显,250~400℃及600℃以上时,5%MgZrAlO催化活性明显优于Mg2Al1-LDO。5%MgZrAlO反应速率明显大于Mg2Al1-LDO。5%MgZrAlO重复使用性明显优于Mg2Al1-LDO,原因是5%MgZrAlO在低温焙烧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所含少量Zr-OH也具有催化活性,而高温焙烧的MgZrAlO中ZrO2晶粒与MgO晶粒界面之间可能形成具有高活性的酸碱活性中心对,以及Zr的加入可能提高了催化剂抗CO2中毒能力。
|
|
|
|
1 |
黄祖佑;;ε-己内酯的合成路线[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7年04期 |
2 |
万彪;略谈包内酰胺生产的动态[J];合成纤维;1987年02期 |
3 |
徐彬;耿月秋;;国产集散系统在环己酮蒸馏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2年02期 |
4 |
吕旭峰,王洪林,翁敏慧;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净化车间空气中环己酮分布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0年06期 |
5 |
吴鑫干,刘含茂;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工艺及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2002年02期 |
6 |
赵虹,周继承;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模型[J];化工学报;2004年04期 |
7 |
蔡芳菲;王树林;周继承;;无机方法制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1期 |
8 |
贾丽慧;余磊;刘安昌;温玉萍;;ε-己内酯的合成新工艺[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9 |
李凌凌;吕早生;黄乐繁;侯亚利;庹保华;刘郭飞;;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环己酮含量[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5期 |
10 |
谭永泰;金大通;;己内酰胺中杂质形成及其精制[J];石油化工;1976年01期 |
11 |
;岳阳化工总厂环己酮与国外质量比较[J];合成纤维工业;1980年03期 |
12 |
蒋先明;林海源;苏小建;;环己酮合成方法的改进[J];大学化学;1987年01期 |
13 |
魏献军;周鸿勋;;环己醇电化学氧化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14 |
王敏;;尿中环己醇的测定及其在环己酮接触的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1年06期 |
15 |
郭峰!经济贸易管理系,刘雪梅!经济贸易管理系;应用正交试验确定脱氢最佳工艺条件[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6 |
周万荣;在环己酮10kt/a改造中新技术的应用[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年06期 |
17 |
杨建明,吕剑,安忠维;4-正戊基环己酮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3年01期 |
18 |
谢文莲,李玲,郭灿城;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工艺技术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3年01期 |
19 |
张丽芳,陈赤阳,项志军;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工艺研究进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20 |
黄燕敏,崔建国,刘志平;过渡金属盐类对α-乙酰环己酮选择还原产物的影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