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婧;颜丽;杨凯;马明贺;刘晔;崔桂芳;;不同来源腐殖酸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J];腐植酸;2008年03期 |
2 |
蔡金娟;史衍玺;;不同腐殖酸组分对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1期 |
3 |
何海军,瞿文川,钱君龙,陆长青;湖泊沉积物中腐殖酸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6年01期 |
4 |
李波,魏世强,青长乐;腐殖酸对土壤吸持汞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
5 |
吴敦虎,任淑芬,盛晓梅;紫外光照射水中腐殖酸分解的研究[J];环境化学;1985年03期 |
6 |
陈盈;张满利;张威;何红波;关连珠;颜丽;;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7 |
陶祖贻,陆长青;核素迁移和腐殖酸[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2年02期 |
8 |
李伟;岳金权;黄晓丽;;稻草ECMP浸渍废液堆肥腐熟研究[J];中华纸业;2009年06期 |
9 |
陈天乙,王文华,王子健,彭安;水体腐殖酸对汞对无脊椎动物毒性的影响[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5年07期 |
10 |
崔玉军;森林沼泽景观区腐殖酸与砂金矿床的成因关系研究[J];矿产与地质;1999年03期 |
11 |
李丽,于志强,冉勇,盛国英,傅家谟,彭平安,黄伟林;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特征及其对菲的吸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
12 |
李丽,冉勇,傅家谟,盛国英,彭平安;超滤分级研究腐殖酸的结构组成[J];地球化学;2004年04期 |
13 |
李丽,贾望鲁,彭平安,傅家谟,盛国英;裂解技术研究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组成和来源特征[J];分析化学;2005年02期 |
14 |
徐小方;张华;;腐殖酸的提取方法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5期 |
15 |
彭安,徐朗秋;永寿大骨节病区硒的氧化还原电位及腐殖酸等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
16 |
陶澍,崔军,张朝生;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
17 |
章英杰,赵欣,魏连生,林漳基;1.8 Am(Ⅲ)与腐殖酸络合行为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
18 |
何矿林,杨育晖,李奉延,李津蕊,张德和,徐广智;用激光磁共振(LMR)方法研究氮氧化物与腐殖酸的化学反应[J];波谱学杂志;1997年01期 |
19 |
柴晓利,赵由才;混凝絮凝法去除腐质酸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5期 |
20 |
吴宏海,张秋云,方建章,曾丽璇;高岭石和硅/铝-氧化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实验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