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张岳桥  廖昌珍  施炜  胡博  
【摘要】:基于卫星遥感影像解释、野外构造测量和构造-地貌分析,综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新生代伸展断陷历史,初步论证了盆地周边地区新构造时期的下限为8~9Ma,并将新构造时期划分为3个构造-地貌演化阶段:(1)新构造前奏阶段(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以鄂尔多斯红粘土盆地的发育和山西地堑系的形成为标志,整个地区处于走滑伸展应力环境;(2)新构造主变动阶段(上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经历了多幕次构造变动事件,主要表现为沿西南缘弧形构造带的幕式挤压、周缘地堑盆地的持续伸展、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晋陕黄河峡谷段侵蚀盆地的形成和河流高阶地发育;(3)最新构造变动阶段(中晚更新世以来),以周缘地带的走滑挤压和走滑伸展变形为主要特征,盆地内部差异性隆升和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新构造时期断裂运动方式主要有伸展、走滑和挤压逆冲活动,鄂尔多斯地块本身发生绕直立轴旋转,并为周缘地带地壳伸展变形所调节。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阶段性演化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快速向北扩展和高原物质向东构造挤出作用存在密切的动力学联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晓伟;王海红;牛小兵;王成玉;冯胜斌;;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多勇;张勃;张耀宗;张建香;刘艳艳;;鄂尔多斯盆地旧石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3 刘良刚;罗顺社;伍媛;刘启亮;;鄂尔多斯盆地冯地坑-洪德地区延长组长4+5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4 高建武;;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地区古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储层有利区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淡卫东;程启贵;牛小兵;王成玉;梁晓伟;辛宏刚;;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6 仲圆;;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剥蚀厚度恢复综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峰;陈洪德;赵俊兴;陈安清;苏中堂;李洁;;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二叠系层序界面类型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8 周韬;王满;荣毅;;湖相白云岩与海相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9 师磊;卢双舫;李吉君;王雪飞;;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10 蒋生武;杨飞;周晓军;李宁;;利用X射线衍射作全岩分析研究沉积体系特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8期
11 陈芳萍;石彬;李荣西;王敏;;姬塬地区长4+5油藏成藏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4期
12 苏中堂;陈洪德;徐粉燕;魏柳斌;李洁;;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岩化机制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13 付文耀;刘春武;刘丽丽;王俊英;;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6_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4 张国东;于波;蔺彦芳;王泉波;;鄂尔多斯盆地西区油田旦巴区长4+5储层沉积微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5 王勇;井亚洁;李媛;徐鹏;;反九点菱形注采井网的边角关系[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6 付金华;王宝清;孙六一;包洪平;徐波;;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石化[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17 庄一鹏;郭西峰;付斌;;鄂尔多斯盆地盐定地区长8时期物源分析[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18 钟金银;何苗;周韬;黄浩;;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长8油层组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19 黄晓丽;梁官考;马飞宙;雷尚武;;东胜煤田北部延安组沉积体系及聚煤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7期
20 王昌勇;郑荣才;田永强;梁晓伟;李庭艳;辛红刚;;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冬光;邱心飞;王德潜;侯光才;王志民;J.V.TURNER;;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同位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谢渊;王剑;谢正温;李令喜;邓国仕;;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岩石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郧城;侯光才;文东光;王冬;;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形成的古气候条件[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多云;李树同;;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泊底形及其与岩性油藏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王辉;康高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控煤作用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蒙晓灵;赵靖舟;武富礼;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类型初探[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保侠;贾恒;于宏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惠安堡地区铀成矿特点初探[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8 王谦身;滕吉文;安玉林;张永谦;;阴山山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重力场与深部构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李剑;罗霞;单秀琴;马成华;张水昌;戴金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洁;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庆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西北大学;2010年
5 陈安清;鄂尔多斯地块早古生代盆地演化与物质聚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房建军;宁南盆地沉积构造演化与改造[D];西北大学;2009年
7 冯兵;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宋广寿;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星;鄂尔多斯盆地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许百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3 邓媛;鄂尔多斯盆地楼坊坪区块延10基础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华;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北大学;2010年
5 黄培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哿;产业集群视角下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进高;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范萌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梁英;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天然气储集条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10 王磊;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玉 鹿爱莉;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能源集中勘查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2 记者 王少勇 通讯员 卢进才;鄂尔多斯盆地有望开辟油气新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谭晔;专家把脉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新民 通讯员 刘学民 张丽;党旗飘扬在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5 记者  王健生;我国首次探明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补给量[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通讯员 王玉梅;鄂尔多斯盆地最大三维野外采集圆满结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和军校;石油科学家张文正 梦想花开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江其勤;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可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记者 连小芳 王建宏;鄂尔多斯盆地贫油历史改写[N];宁夏日报;2004年
10 记者 李韶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