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苏合香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南阳市南石医院收治的1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注入5%葡萄糖溶液500 m L中,初始速度为0.5 mg/h,若血压无大幅下降可在2 h后改为1 mg/h,不间断给药,治疗2周。再口服尼莫地平片,60 mg/次,4次/d,治疗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苏合香丸,每天早晚各1粒,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5%,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hs-CRP、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ET-1、VEGF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苏合香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速度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
|
|
|
1 |
王维峰;宣兆博;杨福义;杨琳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年04期 |
2 |
翟永超;;尼莫地平缓释胶囊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8期 |
3 |
祁文君;张义;罗亨勤;张宁;;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研究[J];西南军医;2010年04期 |
4 |
王莉;;微量泵入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08期 |
5 |
刘延,王汉松,乔潜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及防治[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
6 |
李玉清;;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
7 |
李光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38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2年08期 |
8 |
肖泉
,钟书;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2年08期 |
9 |
吴荣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22期 |
10 |
解旭东,汪明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1年10期 |
11 |
谢树,尤志君;山莨菪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
12 |
吕平华,贾奇志,刘慧,吴淑萍;多普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意义[J];黑龙江医学;1996年12期 |
13 |
范晓华;张静芳;潘卫平;;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J];西部医学;2009年11期 |
14 |
王建明,周晴华,刘正松;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0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0年23期 |
15 |
李鸿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新认识[J];中国医刊;2000年07期 |
16 |
曹洪霞;宋景华;阚惠淑;苗杰;葛宝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附3例报告[J];工企医刊;1997年05期 |
17 |
杨治均;杨志香;;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年01期 |
18 |
朱剑勇
,靳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4年06期 |
19 |
雷革胜;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J];医药导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