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油田γ测井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
<正> 利用油田勘探的钻孔进行放射性γ测井,是多快好省发掘铀矿资源,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部分石油钻孔放射性γ测井的实践,对油田顺便γ测井的修正和γ测井的γ强度与计数率(脉冲/分)之间的对比系数的研究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一、概况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北东侧为祁连山,北
|
|
|
|
1 |
钟文旭;;柴达木盆地北缘油田γ测井有关问题的探讨[J];铀矿地质;1982年02期 |
2 |
易红霞;杨明林;王恺;;柴达木盆地北缘马东地区构造演化特征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
3 |
林亮;曹代勇;占文锋;刘天绩;;柴达木盆地北缘煤田构造特征的遥感解译[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01期 |
4 |
孙德强;张涛;梁彬;祁文珍;刘健;翟志锋;杨联系;刘志舟;赵凡;;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5期 |
5 |
胡能高;王晓霞;孙延贵;林伟;申文环;陈运杰;;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2008年11期 |
6 |
汪祖智;;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沉积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2期 |
7 |
马旭东;陈丹玲;;柴达木盆地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的围岩长英质片麻岩锆石LA-ICP-MS定年[J];地质通报;2006年Z1期 |
8 |
高长海;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1期 |
9 |
王胜利;李维锋;魏东涛;谭彦虎;卢华复;;柴达木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构造的运动学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0 |
任收麦;葛肖虹;刘永江;乔德武;尹成明;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来自构造节理分析的证据[J];地质通报;2009年07期 |
11 |
周炎如,袁剑英,何亨华;柴达木盆地北缘含油气系统及油气勘探方向[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4期 |
12 |
肖安成,陈志勇,杨树锋,马立协,巩庆林,陈元忠;柴达木盆地北缘晚白垩世古构造活动的特征研究[J];地学前缘;2005年04期 |
13 |
张建忠;吴金才;高山林;;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年01期 |
14 |
李峰;吴志亮;李保珠;汪林峰;;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新厘定[J];西北地质;2006年03期 |
15 |
颜亮亮;胡凯;曹剑;刘云田;汪立群;杨少勇;彭晓群;陈琰;;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侏罗系—古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运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6 |
李会军;鄢犀利;郭娟;张林炎;;柴达木盆地源自石炭系油气显示特征及其意义[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
17 |
曾联波,金之钧,汤良杰,李京昌,由福报,张兵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8 |
王小凤;武红岭;马寅生;王连庆;张西娟;陈宣华;田晓娟;李会军;彭德华;汪立群;尹成明;刘云田;高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地球学报;2006年05期 |
19 |
彭立才;彭小群;汪立群;;柴达木盆地北缘马北地区油源对比[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5期 |
20 |
郭绪杰;;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生物气形成条件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