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聪;;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多婚女性个案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
2 |
谢伟锋;;男女使用语言差异的社会语言学及后现代性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
3 |
王科明;;浅谈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03期 |
4 |
方刚;;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
5 |
李丹;;解读当代女性中性化现象[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
6 |
许艳丽;;女性消费生活方式的社会建构与反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7 |
王瑞鸿;从男性中心到男女两性中心——对“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批判性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郑军;沈莉;祝平燕;;“都市美形男”风潮下的性别气质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
9 |
郭夏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环境安全——女性主义的批评及其理想图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1期 |
10 |
李筱琳;石爱忠;;对Gender译为“社会性别”的几点质疑[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1 |
陈维;刘琴;;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2 |
陈一筠;;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进程——我对社会性别的浅见[J];南方论丛;2004年01期 |
13 |
王丽华;社会性别意识在20世纪的变迁与回归——从“五四”到九四的争论谈起(1919-1994)[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
14 |
徐栋华;;稀奇古怪的性别官司[J];健康天地;2000年06期 |
15 |
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年05期 |
16 |
许艳丽;胡艳涛;;女研究生择业心理的弱势成因与强势关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
17 |
许艳丽;;透过性别的棱镜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8 |
闻素霞;;对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的分析与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
19 |
何蕾;宋健;;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公共政策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20 |
贾杉;;现代科技革命与劳动分工——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再审视[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