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多学科协作处理慢性疼痛

Lebovits A H  孙东  
【摘要】:慢性疼痛原因复杂,常不能象急性疼痛那样得到及时治疗。Eonica提出建立多学科协作治疗组织,对所有慢性疼痛病人进行药物,心理以及康复等多学科治疗。从而进一步促进慢性疼痛治疗的专业化,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顾柯;闫宇邱;;现代疼痛治疗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1期
2 王君慧;董翠萍;汪晖;;融合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的急性疼痛服务体系对开胸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11年21期
3 成晓洁;张荣;喻小念;孙茜;;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医药;2011年06期
4 齐馥鹏;;暗示疗法治疗内科疼痛的辩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齐馥鹏;;暗示疗法治疗疼痛的辩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高峰;赵欣;史瑞红;杨小荣;;TNF-α在脊髓背角参与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0期
7 汪晖;张晴;黄海珊;;慢性疼痛病人不同自我管理阶段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年27期
8 杜颖;孙晓天;;微波治疗慢性疼痛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9 许杨;苏园林;;手术或创伤后的慢性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0 刘志英;闫旭明;王翠萍;于宏;马昀;;胸椎旁阻滞治疗心脏术后胸部顽固性疼痛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11年12期
11 ;第九期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宣武讲习班通知[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12 ;2011第九届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宣武讲习班通知[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3 王江山;何明伟;倪家骧;;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的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14 肖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能否训练自己去“遗忘”疼痛[J];生理学报;2011年03期
15 何雅倩;;磁场可以减轻疼痛的—说法存在争议[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11期
16 方莉;田永红;唐冬梅;;全髋置换术后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17 王晓波;;疼痛基本知识[J];现代临床医学;2011年04期
18 居媛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盆腔静脉瘀血症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2期
19 林有群;方美芝;;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术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20 陈铁飞;石燕萍;;老年急慢性疼痛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583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红;;慢性疼痛的机制和处理原则[A];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邱宇洁;梁宜;方剑乔;房军帆;杜俊英;刘晋;;慢性疼痛的JNK信号转导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崔庆凌;;运动系统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对策[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倪家骧;;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A];全国中医药疼痛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10年
5 宋文阁;;慢性疼痛病例的诊疗经验[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蒋宗滨;;慢性疼痛的“绿色治疗”[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7 毛鹏;杨克勤;樊碧发;;鲑鱼降钙素在合并骨质琉松的慢性疼痛患者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乐嘉正;;警觉、治愈慢性疼痛(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9 韩秀兰;;超声电导仪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美霞;;骨科病人疼痛的观察与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乐之;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啸天;老年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臧卫东;APA微囊化转前脑啡肽原基因细胞移植镇痛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姚永兴;突触蛋白Homer1b/c介导病理性疼痛的脊髓和皮层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献增;慢性痛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庹焱;慢性腰背痛患者认知—情感应对、自我和谐与适应水平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毛鹏;基于PACS的图像测量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杨敏;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特征及其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0年
3 成晓洁;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张晴;阶段转变模型在慢性疼痛患者护理需求及应对策略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松;慢性疼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调查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刘超;慢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1.7表达与痛觉变化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2年
7 白洁;脊髓背角NR2B与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08年
8 仲晓飞;微囊化(ACA)牛嗜铬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9 胡伊乐;pEGFP-C3-PENK在NIH3T3细胞中表达及其产物的活性检测[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李琼;鞘内注射免疫抑制剂MTX对慢性疼痛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强本报记者 杨力勇;疼痛科发展需要多学科协作[N];健康报;2008年
2 胡明;快乐走出“慢性疼痛”阴影[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3 北京 王保国 (主任医师) 苏晗;慢性疼痛也是一种疾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韩咏霞;不可忽视慢性疼痛[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陈怡;如何缓解慢性疼痛[N];上海科技报;2009年
6 记者 郑晓春;以发现与慢性疼痛有关基因[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会扬 通讯员 张馨;逾半亚洲慢性疼痛患者自行用药止痛[N];健康报;2010年
8 谢晓敏;慢性疼痛让人“衰老”[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护师 李国宏 整理 程守勤;慢性疼痛巧护理[N];大众卫生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若琪;脊髓电刺激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作用广泛[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