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慧;;探析俄国社会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圣愚”[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9期 |
2 |
赵荣;张宏莉;;俄国特有圣愚文化现象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
3 |
侯赛军;;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圣愚[J];语文学刊;2008年05期 |
4 |
赵士国;俄国历史上的神秘主义[J];世界历史;2002年03期 |
5 |
黄伟;使徒和圣愚:日瓦戈形象原型的跨文化阐释[J];求索;2004年11期 |
6 |
董晓;;“俄罗斯年”里看俄罗斯文坛[J];粤海风;2007年04期 |
7 |
;敬告读者[J];俄罗斯文艺;2007年03期 |
8 |
朱诗艳;浅谈舒克申笔下圣愚式的“怪人”形象[J];俄罗斯文艺;2003年06期 |
9 |
王志耕;;日瓦戈与圣愚[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
10 |
赵建常;;俄罗斯文学与宗教文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
11 |
傅星寰;吕小婉;;俄罗斯文学圣徒题材的形象类别与诗学范式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
12 |
吴秋铭;;智慧掌握在愚人手中[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8年11期 |
13 |
米·爱普施坦;张百春;;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意义[J];俄罗斯文艺;2008年02期 |
14 |
刘纳;;读《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01期 |
15 |
哈木;与丘普里宁谈俄罗斯文学近况[J];俄罗斯文艺;1998年04期 |
16 |
张建华;重构经典、确立主体、再提社会历史学批评——关于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
17 |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
18 |
陈建华;简论转型期的俄罗斯文学创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
19 |
刘亚丁;;俄罗斯文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闭幕辞[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01期 |
20 |
张晓华;;高莽:把“保尔·柯察金”带到中国的人[J];世界;2006年0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