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康伟民,焦德让,范一木,闫世鑫,劲松,只达石,王石,陈俊华;栓塞后动脉瘤病理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
2 |
孔云龙,时庭文,龚德生,茅振华,刘信基,王穗暖,杨伊林,吴伟成,陈金保,张敏;微弹簧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25例报告[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
3 |
李林,王伟民,吴鸿勋,林健,王玉宝,贺道华;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即时效果与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
4 |
修彩梅,吴鑫,刘建民;眼科首诊的颅内动脉瘤12例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年S1期 |
5 |
李国彬,杨海英,孟庆海;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附5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3年11期 |
6 |
李国彬,杨海英,孟庆海,毛露霞,高守乐,胡宝青;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其处理(附14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3年15期 |
7 |
刘启锋,陈志,朱刚;脑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的预防及处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
8 |
谭显西,钟鸣;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进展[J];浙江医学;2004年05期 |
9 |
刘建民;;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提高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年01期 |
10 |
聂志余,黄冬雅,陈左权,Matin Schumacher;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血管内弹簧圈治疗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处理和预后[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
11 |
杨新健,宋冬雷,吴中学,舒航,李佑祥,冷冰,张友平,Kieran Morphy;新型机械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12 |
徐锋;王启弘;朱剑虹;周良辅;;PC-Chi涂层微弹簧圈的研制及栓塞动脉瘤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
13 |
刘伟国,凌锋;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基础研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年01期 |
14 |
赵宗尧;第二届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大会会议综述(一)[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4年04期 |
15 |
常海;范波胜;殷庆虎;;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2例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2期 |
16 |
周益民,于俊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所需的外科治疗[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7 |
刘作勤,唐军,董超;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现状[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9期 |
18 |
R.Kadirvel;D.A.Lewis;D.F.Kallmes;丁慧;;弹簧圈治疗动脉瘤后疗效优劣者在基因表达方面差异的实验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1期 |
19 |
谢(韦华);;醋酸纤维素直接栓塞动脉瘤(第一部分:实验性动脉瘤的栓塞)[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3年06期 |
20 |
肖绍文,LucPicard;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6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