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用于测量堆芯温度的信号传送系统

刘云焦  
【摘要】: <正>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1年8月号第43页报道】利用无电缆热电偶测量堆芯温度问题,1980年5月的《国际核工程》曾作过报道(参看《国外核新闻》1980年第17期。——本刊编者注)。热电偶测量的是堆芯燃料组件冷却剂出口处的测量端和参考端之间的温差。热电偶产生的电动势馈入传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卢荣根;堆芯水下摄像装置的研制[J];核科学与工程;1998年01期
2 马兹容;;压水堆多堆联合堆芯装载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22年02期
3 宋仕钊;刘兴民;郭春秋;陈耀元;周盛;;海洋核动力平台堆芯子通道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年12期
4 刘聚奎;压水堆堆芯设计特点及其演变[J];核动力工程;2000年01期
5 郑健涛;李华奇;;堆芯下腔室导流围筒对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5年01期
6 毛辉辉;陈树;邓坚;向清安;肖红;;模块式小型堆非能动堆腔注水冷却堆芯的严重事故分析[J];科技视界;2015年20期
7 魏超;李铁萍;郭超;温爽;;堆芯燃料组件抗震分析简化模型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7年02期
8 任春明;徐良剑;李沛颖;;堆芯出口温差报警定值优化设计[J];科技视界;2021年04期
9 陈泽威;;堆芯装料机燃料操作难点分析及处理措施[J];核动力工程;2021年S1期
10 毕光文;司胜义;;压水堆内钍-铀增殖循环研究——堆芯设计[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07期
11 章宗耀,刘旭东,王英明,程和平,咸春宇,李冬生,周通矩;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堆芯核设计[J];核动力工程;1995年01期
12 肖会文;李想;刘国明;郑友琦;;铅冷小堆堆芯初步设计[J];核技术;2020年08期
13 李海龙;初起宝;王庆;房永刚;;快堆堆芯抗震实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进展[J];核安全;2013年02期
14 咸春宇,左劼,于中华;遗传算法在压水堆核电厂低泄漏换料堆芯装载方案优化中的应用[J];核动力工程;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健涛;李华奇;;堆芯下腔室导流围筒对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2)[C];2014年
2 冯少东;张明;朱焜;薛国宏;李源;陈惠亮;;堆内构件假想堆芯跌落事故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王思成;曹良志;李云召;吴宏春;;适用于压水堆全堆芯Pin-by-pin计算的历史效应复合修正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辐射物理分卷、核工程力学分卷)[C];2021年
4 周原成;李云召;刘裕;杨杰伟;黄星;邵睿智;曹良志;;NECP-Bamboo程序自动化建模功能设计与开发[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核能动力分卷)[C];2021年
5 顾欣跃;王锋;孙源楠;朱晓冲;;基于MCNP和CFD方法的有机工质堆芯物理热工特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核能动力分卷)[C];2021年
6 刘贞谷;姜露;庾明达;李丽娟;田俊;张丽屏;张毅雄;;压力容器堆芯筒体应力强度可靠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核工程力学分卷、核测试与分析分卷)[C];2019年
7 李振振;彭超;章圣斌;黄丹宾;;核电M310机组大修降功率速率对堆芯控制的影响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C];2019年
8 章圣斌;彭超;郑东佳;蔡光明;;福清核电厂2号机组堆芯过冷裕度低问题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C];2019年
9 曹永刚;任丽霞;张熙司;胡文军;喻宏;;中国实验快堆碎片床传热性能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安全分卷、核安保分卷)[C];2019年
10 陈世军;张宽;;三种ARE001MP改进方案对堆芯安全的影响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0册(核安全分卷、核安保分卷)[C];2019年
11 秦浩;王成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兆瓦级气冷空间堆堆芯安全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2 郝博涛;房芳芳;王楠;钟佳;;ACC中氮气对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3 石兴伟;宋维;左嘉旭;刘洋;刘福东;;堆芯材料共晶反应对堆芯熔化进程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4 李向宾;詹奔腾;李浩永;刘宇生;;堆芯补水箱重力排放过程动态比例特性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5 丁云龙;陆道纲;郑澍;曹琼;刘超;;快堆堆芯出口热电偶护管低周热疲劳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6 薛方元;张熙司;曹永刚;张东辉;;钠冷快堆堆芯解体事故下覆盖气体的缓冲作用分析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7 司宇;陆道纲;王舜琦;李臻;曹琼;;空间堆堆芯冷却剂流道热工水力设计CFD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8 陈稳;孙俊;吉宇;眭喆;;基于vPower平台的高温气冷堆HTR-10堆芯实时热工水力模型[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9 刘逍;王成龙;苏光辉;秋穗正;田文喜;;多用途小型核反应堆电源热工水力设计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20 白成斐;王磊;;首循环含钆堆芯启动物理试验结果验证[A];第六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核能软件自主化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仕宇;堆芯中子扩散计算程序蜕变测试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2 孙燕婷;长寿期铅基堆堆芯物理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汪振;铅基研究实验堆假想堆芯解体事故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刘峰瑞;氟盐冷却球床堆堆芯燃料球离散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石兴伟;压水堆超设计基准事故堆芯行为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刘涛;新型核动力推进装置堆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宫兆虎;堆芯装载方案优化的新方法[D];清华大学;2011年
8 胡赟;钠冷快堆嬗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文静;中国实验快堆堆芯单方向水平抗震分析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鄂彦志;GPU加速的氟盐冷却球床堆堆芯瞬态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7年
11 江南;一体化小型压水堆中熔融物堆芯滞留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
12 侯东;混合能谱SCWR堆芯流动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3 Anwar Hussain;利用TRISO燃料紧凑型压水堆堆芯的概念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4 陈立新;脉冲反应堆过冷沸腾传热特性与堆芯空泡份额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5 陈兴伟;球床式氟盐冷却高温堆球床堆积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20年
16 赵颖;智能球流运动探测系统的开发及初步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17 刘晓晶;混合能谱超临界水冷堆堆芯热工与物理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8 杨晓燕;快堆堆芯燃料管理优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9 孟涛;700kWe气冷空间反应堆特性分析及系统瞬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
20 魏泉;液态熔盐堆物理热工研究与安全特性初步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彬;核电站堆芯温度场重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陈志杰;装载事故容错燃料的压水堆堆芯热工水力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田晓瑞;典型事故工况下快堆堆芯热工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4 陈硕;快中子脉冲堆安全限值与限制条件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5 张学财;核电厂数字化堆芯冷却监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李青远;一种百兆瓦级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堆芯流场分配装置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年
7 胡培政;堆芯热工水力多尺度耦合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8 杨庆湘;压水堆核电厂堆芯反应性管理研究和应用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杨鹏;堆芯冷却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杨旭;基于仿真模型的堆芯状态监测程序开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11 汪宁远;基于MOX燃料的HPR1000混合堆芯装料方案研究及控制手段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
12 朱成林;基于MOC的堆芯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13 赵永松;模块化铅冷快堆M~2LFR-1000堆芯初步设计与燃料添加MA核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14 樊睿辰;基于MCNP和SuperMC的压水堆堆芯建模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
15 张浩然;小型模块化自然循环铅冷快堆(SNCLFR-100)初步物理设计及燃耗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16 姜海鹏;基于单通道模型的堆芯物理-热工耦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
17 曾正魁;内冷式压水堆堆芯概念设计及物理特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18 孙洋;严重事故堆芯熔化过程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9 周如君;压水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下弹棒事故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20 苏锦成;中国实验快堆堆芯系统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记者 王佑;中国核电站不会出现“堆芯熔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记者 于青;日本福岛核电站堆芯熔毁机组增加[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禾;监测显示:我国境内环境未见异常[N];科技日报;2011年
4 采写 本报记者 陈瑜 策划 刘莉;中国自主三代核电突围记[N];科技日报;2021年
5 记者李建永 实习生刘杰伊;哈电重装核电装备 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N];秦皇岛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陆琦;中国微堆技术交出完美成绩单[N];中国科学报;2016年
7 记者 励漪;中国核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时期[N];人民日报;2017年
8 记者 黄颖;第21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在成都开幕[N];成都日报;2013年
9 于南;我国实现首座微堆低浓化改造[N];中国矿业报;2016年
10 盛安陵;我国环形燃料组件研究国际领先[N];中国能源报;2018年
11 记者 陆琦;最强中国“芯”实现批量化应用[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2 记者 谢文川;中哈核燃料组件厂投产[N];中国电力报;2021年
13 记者 陈瑜;三门核电首次换料国产燃料组件启运[N];科技日报;2019年
14 本报记者 刘友婷;与“核”共舞[N];工人日报;2017年
15 记者 刘传书;我自主化核燃料组件入堆验证[N];科技日报;2016年
16 记者 陈瑜;“华龙一号”燃料组件明年实现工业化应用[N];科技日报;2016年
17 左孝本 王永才 记者 蒋寒;我国核电燃料组件实现技术升级[N];科技日报;2006年
18 本报记者 杨文 山西晚报记者 李莉;核燃料组件的世界级“外科医生”[N];山西日报;2020年
19 记者 朱学蕊;中哈合资生产核燃料组件再进一步[N];中国能源报;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