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淀粉微球给药系统

Russel GFJ  黄胜炎  
【摘要】: <正> 近年来,人们已注意应用水不溶性药物载体对人体特定器官给药。此种给药系统的剂型有脂肪乳剂、脂质体、红细胞影(无色红细胞)、渗透性聚合微囊以及固体微球,所有这些剂型均有各自的局限性。采用粒状微球可能是剂型开发中最有希望的给药系统之一。可溶性人血清白蛋白为血液中生理循环的药物载体,并可在体内降解,因而应用白蛋白微球载体特别受到重视。然而白蛋白微球可引起免疫反应。采用淀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国华;李美琴;朱澄云;;载药中空微球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阿迈·塔勒比;陈西敬;;胰岛素无创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1年05期
3 陈焕蕾;刘秀菊;翟光喜;;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4 李佐法;;蛋白质类药物胃肠道促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年33期
5 张蜀艳;;妇科用凝胶剂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6 蒲晓辉;张晓;孙进;何仲贵;;纳米混悬剂的应用及体内外行为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7 唐延甜;金青;孟娟;;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动力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8 张沛然;涂盈锋;王硕;王艺辉;谢英;李淼;金义光;;布地奈德固体脂质纳米粒肺部给药系统的制备和评价(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4期
9 杨雪君;杨金桃;陈郁;刘思源;李载柏;;羟基喜树碱及脂质体的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11年04期
10 王志宇;苟国敬;王淑静;赵承军;党宏万;;层状复合氢氧化物运载氟尿嘧啶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率的检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1 Ammar Ouahab;沈雁;平其能;涂家生;;可固化mPEG-PDLLA胶束作为载体的新型吲哚美辛口服给药系统的体外研究(英文)[J];药学学报;2011年08期
12 龚楸;段明星;郑昌学;;胰岛素非注射制剂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年06期
13 杜海燕;;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的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14 曾春香;张斯汉;方云;;西替利嗪透皮贴剂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1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宇轩;车玲;何红梅;张建祥;李晓辉;;吲哚美辛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强;;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A];中国制药发展高层论坛(科技篇)暨2006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辑[C];2006年
3 梁艳琴;邓联东;邢金峰;董岸杰;;用于肿瘤靶向介入治疗的聚酸酐纳米原位凝胶给药系统[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海燕;曲华玲;王爱丽;;口腔黏膜粘附给药系统的研究新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张强;;脉冲定时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6 沈腾;徐惠南;翁伟宇;张建芳;崔磊;;低分子量肝素钠口服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车晓平;赵小伟;李卫敏;;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A];2007中药药物创新与制药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师少军;徐戎;陈汇;陈华庭;曾繁典;;高效液相法测定磁性微球中氟尿嘧啶含量及小鼠各组织分布[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刘昌孝;王广基;钟大放;刘克辛;胡卓汉;张振清;司端运;刘晓东;李川;杨凌;;我国近年来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侯惠民;;药物制剂与新药开发[A];抗生素质量与安全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译;纳米给药系统的胞内转运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晔;温敏性水凝胶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3 瞿文;酮洛芬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2年
4 金方;胰岛素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4年
5 黄永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体基因给药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华;长春西汀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7 饶子超;具有细胞色素P450 3A药酶抑制作用的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构建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郑彩虹;蛋白类生物可降解微球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9 关延彬;Pluronic胶束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与肠道P-糖蛋白药泵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石海涛;胰岛素-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璐;沉淀抑制剂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胃肠道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袁泽婷;基于壳聚糖与环糊精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娜;新型口服吸收促进剂普朗尼克—聚丙烯酸聚合物的合成及口服胶束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宦娣;固体载体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晓黎;微乳给药系统(Ⅲ)水包油型微乳的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俞佳;黄体酮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和制备[D];浙江大学;2002年
7 叶海英;微乳给药系统法莫替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曹海;新型β-环糊精固载壳聚糖的合成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寅英;环境pH敏感性PEG化糖脂给药系统抗肿瘤靶向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叶邦阜;超临界辅助雾化技术制备脂质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海军;美国科学家研制出靶向纳米给药系统[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徐亚静;粉末无针注射给药系统——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王梅 高晓黎;微粒载体给药系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董智;纳米技术用于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不断[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沈雁涂家生 林琳;大力开发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眼用给药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张强周建平 蒋新国 侯世祥 王思玲;为制剂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李立民 陈庆华;淋巴靶向作用研究——开创纳米给药系统应用的新天地[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张宇星 董秀兰;药物释放系统的发展趋势[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驻京记者 王丹;西安杨森在华上市精神分裂症药“芮达”[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Sam;新型给药系统介绍(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