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侧不稳的外科治疗
【摘要】:
<正> 肩关节前侧不稳复发风险率随着病人的活动度增加而增高,特别是参与所谓的接触性或冲突性运动的病人。据报道,美国足球运动员因肩关节前侧不稳而行关节镜肩关节前侧稳定手术后,再发肩关节前侧不稳的风险率非常高。开放性手术虽然一度被推荐,但受治病人的异质性及缺乏相关的文献报道,使开放手术的优越性得不到体现。该文作者对58个因肩关节前侧不稳的美国运动员行开放性修复手术,并对其进行评估。58例病人术前均经保守治疗失败。其中43例为中学球员,11例为大学球员,4例是职业球员;年龄最小15岁,最大29岁(平均18.2岁);肩关节脱位47人,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11人。体检都有持续性肩关节前侧不稳征及明显外伤史,前侧恐惧试验均阳性。其中半脱位者的症状和体征比脱位者更明显,急性期过后均留有肩关节酸痛及无力。术前对41例行常规肩关节镜探查,明确是否有希-萨损伤、班卡特损伤、肩袖及关节唇损伤,以利于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时病人取仰卧位,手术床头高30°,上肢外展45°、避免前屈。沿Langer线顺皮纹作纵行
|
|
|
|
1 |
王予彬,董善国,李增春,李国平;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
2 |
王予彬,王惠芳,王华东,张伟佳,朱良雁,刘威,盛志勇;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J];中华创伤杂志;1998年S1期 |
3 |
王俏杰;施慧鹏;;首次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后的制动治疗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03期 |
4 |
邹平洲;美国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侧不稳的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
5 |
王予彬;王惠芳;李国平;陆晴友;李国风;;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24期 |
6 |
王予彬,王惠芳,李文峰,张伟佳,朱良雁,李国平;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
7 |
薛庆云,黄公怡,张耀南,蔡恒江,申剑,赵立连;关节镜在中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9期 |
8 |
王蕾;庄澄宇;张伟滨;陆宸照;杨庆铭;;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12期 |
9 |
林共周,周捷,敖英芳,胡跃林,崔国庆,王健全;运动员肩关节创伤性复发性前脱位Bristow手术治疗结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
10 |
刘玉堂;;中风患者肩关节脱臼之探讨[J];天津中医药;1989年05期 |
11 |
张旭辉,陈书才,温士英;肩胛上神经合压痛点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中医正骨;1997年05期 |
12 |
王景春,王志平,王淑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辨治[J];中国乡村医药;1998年05期 |
13 |
张敏;瑶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98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8年04期 |
14 |
金建华,吴纪奎;零度位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J];中国骨伤;2001年03期 |
15 |
綦向;经皮肌肉内电刺激对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方法介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7期 |
16 |
张鹏,陈艳玲,卢书峰;创伤性肩关节半脱位诊治失误15例分析[J];中国骨伤;2004年11期 |
17 |
林兴辉;;足蹬皮带牵引治疗肩关节脱位41例[J];中国骨伤;2006年04期 |
18 |
纪金梅;张耀方;;右肩关节炎症致骨质破坏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12期 |
19 |
彭军;肖蓉;何小梅;;左肩关节开放性后脱位3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8期 |
20 |
周密;刘玉杰;张树明;李众利;王志刚;魏民;樊丽洁;朱娟丽;韦应娟;;关节镜Duncan loop滑结在肩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