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美国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侧不稳的外科治疗

邹平洲  
【摘要】: <正> 肩关节前侧不稳复发风险率随着病人的活动度增加而增高,特别是参与所谓的接触性或冲突性运动的病人。据报道,美国足球运动员因肩关节前侧不稳而行关节镜肩关节前侧稳定手术后,再发肩关节前侧不稳的风险率非常高。开放性手术虽然一度被推荐,但受治病人的异质性及缺乏相关的文献报道,使开放手术的优越性得不到体现。该文作者对58个因肩关节前侧不稳的美国运动员行开放性修复手术,并对其进行评估。58例病人术前均经保守治疗失败。其中43例为中学球员,11例为大学球员,4例是职业球员;年龄最小15岁,最大29岁(平均18.2岁);肩关节脱位47人,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11人。体检都有持续性肩关节前侧不稳征及明显外伤史,前侧恐惧试验均阳性。其中半脱位者的症状和体征比脱位者更明显,急性期过后均留有肩关节酸痛及无力。术前对41例行常规肩关节镜探查,明确是否有希-萨损伤、班卡特损伤、肩袖及关节唇损伤,以利于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时病人取仰卧位,手术床头高30°,上肢外展45°、避免前屈。沿Langer线顺皮纹作纵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予彬,董善国,李增春,李国平;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2 王予彬,王惠芳,王华东,张伟佳,朱良雁,刘威,盛志勇;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J];中华创伤杂志;1998年S1期
3 王俏杰;施慧鹏;;首次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后的制动治疗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03期
4 邹平洲;美国运动员创伤性肩关节前侧不稳的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5 王予彬;王惠芳;李国平;陆晴友;李国风;;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24期
6 王予彬,王惠芳,李文峰,张伟佳,朱良雁,李国平;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7 薛庆云,黄公怡,张耀南,蔡恒江,申剑,赵立连;关节镜在中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9期
8 王蕾;庄澄宇;张伟滨;陆宸照;杨庆铭;;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12期
9 林共周,周捷,敖英芳,胡跃林,崔国庆,王健全;运动员肩关节创伤性复发性前脱位Bristow手术治疗结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10 刘玉堂;;中风患者肩关节脱臼之探讨[J];天津中医药;1989年05期
11 张旭辉,陈书才,温士英;肩胛上神经合压痛点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中医正骨;1997年05期
12 王景春,王志平,王淑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辨治[J];中国乡村医药;1998年05期
13 张敏;瑶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98例[J];中国民间疗法;1998年04期
14 金建华,吴纪奎;零度位牵引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J];中国骨伤;2001年03期
15 綦向;经皮肌肉内电刺激对偏瘫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方法介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7期
16 张鹏,陈艳玲,卢书峰;创伤性肩关节半脱位诊治失误15例分析[J];中国骨伤;2004年11期
17 林兴辉;;足蹬皮带牵引治疗肩关节脱位41例[J];中国骨伤;2006年04期
18 纪金梅;张耀方;;右肩关节炎症致骨质破坏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12期
19 彭军;肖蓉;何小梅;;左肩关节开放性后脱位3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8期
20 周密;刘玉杰;张树明;李众利;王志刚;魏民;樊丽洁;朱娟丽;韦应娟;;关节镜Duncan loop滑结在肩关节不稳定患者中的应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予彬;王惠芳;李文峰;张伟佳;朱良雁;李国平;;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世益;George AC Murrell;;关节镜下肩关节前方不稳重建技术临床对照研究——可吸收铆钉技术和可吸收铆钉加关节囊挛缩技术[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赵帅;;典型病例“肩周炎”[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4 任高松;;中西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治疗及新进展[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暨2008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颈腰椎软组织损伤与股骨头坏死的针刀治疗与研究新进展资料汇编[C];2008年
5 王予彬;王惠芳;李文峰;张伟佳;朱良雁;李国平;;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康复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缪永寿;;中医整脊治疗突发性肩关节疾患[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富国;郑华伟;;钻孔缝线与锚钉缝线修复肩关节Bankart损伤后前方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赵正全;黄杰;;轻便型肩关节外展矫形器的研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张树学;;对肩关节易损伤机制的研究[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10 谭清斌;黄琨;;1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康来;UNIVERS~(TM)3-D假体对肩关节的解剖适应性及其临床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2 何仿;人体肩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验证及在肱骨骨折机制研究方面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李研彪;新型6-DOF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的性能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09年
4 郭璐;上肢伸展姿势及运动轨迹预测[D];浙江大学;2006年
5 孙健鸣;创伤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赵国如;基于多刚体逆向运动学原理的人体运动测试技术及运动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廷富;脑损伤基因差异表达与损伤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张猛;VE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9 张春强;炎症反应在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刘瑞峰;牵张成骨技术修复兔下颌骨创伤性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雄;肩关节阻力矩的实验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杨帆;盂肱韧带对肩关节后方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郑冲;肩峰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关系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孙永安;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5 邹月芬;不同体位下肩袖和肩峰下空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6 季永领;乳腺癌根治术加放射治疗后上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7 朱献忠;孟肱韧带对维持肩关节前方稳定性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银银;不同外展角度下肩关节主要肌群的活动规律[D];苏州大学;2008年
9 金秀鸿;肩部回旋肌群康复训练对棒球投手肩部疼痛改善作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于会东;过度运动对岗上肌腱组织形态学和超声影像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中医治疗肩周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薛力;老人走路莫背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冯琳;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疾病[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林秀;肩周炎中医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宁在兰;肩周炎属于骨伤科病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刘志恒;肩周炎的外治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肩周炎甩甩手就能自愈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8 刘纪清;肩周炎康复运动疗法[N];保健时报;2005年
9 严菊;活络止痛汤治疗肩周炎[N];民族医药报;2005年
10 蒋锐;关节镜技术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