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种超混沌自动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伍俊杰  孙友林  陈君  
【摘要】:在一种超混沌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系统第三个方程中的非线性项的方法,构造了一个新的超混沌系统,并利用常用开关函数来实现超混沌自动转换系统。通过matlab对超混沌系统进行仿真,产生超混沌吸引子,并对其子系统和转换系统Lyapunov指数进行分析与研究,仿真满足超混沌系统产生必要条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转换系统可以实现两个超混沌系统的相互转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斌;王忠林;侯承玺;姚福安;;一个四翼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忠林;黄娜;;一个三维四翼混沌系统的设计与FPGA实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3 王忠林;邓斌;侯承玺;姚福安;;四翼Liu混沌系统的设计与电路实现[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11期
4 王兴元;王明军;;超混沌Lorenz系统[J];物理学报;2007年09期
5 李华青;罗小华;代祥光;;一个超混沌系统及其投影同步[J];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6 刘扬正;姜长生;林长圣;孙晗;;四维切换超混沌系统[J];物理学报;2007年09期
7 刘明华;冯久超;;四维超混沌系统及其投影同步的电路实现[J];应用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唐良瑞;李静;樊冰;;一个新四维自治超混沌系统及其电路实现[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9 贾红艳;陈增强;袁著祉;;一个大范围超混沌系统的生成和电路实现[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10 刘扬正;姜长生;;关联可切换超混沌系统的构建与特性分析[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良;;一种由AC-DC矩阵变换器组成的直流脉宽调速系统[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昊;;混沌与Lyapunov指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金俐;张彦梅;王琪;陆启韶;;关于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Lyapunov指数计算的几个问题[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勋;杨荫福;陈坚;;基于SPWM控制的UPFC开关函数数学模型[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辉;雷淮刚;杨喜军;;基于开关函数的SVPWM变频器控制方法[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龚幼民;杨喜军;;基于开关函数的矩阵式电力变换技术[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国良;李惠光;;矩阵式变换器开关函数算法实现及仿真[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文欣;;Z规格说明中笛卡尔积算子自动求精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卢俊国;汪小帆;魏荣;王执铨;;用微弱局部反馈控制产生时空混沌[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10 王宏生;文欣;苏北;;Z规格说明中集合论算子向C++转换的实现[A];2005亚洲国际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红艳;混沌与超混沌系统模型分析及模拟电路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安鸿伟;混沌动力学与地震油储信息检测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单华宁;混沌在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舒永录;时滞混沌系统的构造与同步及其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卢山;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丁瑞强;非线性误差增长理论与可预报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9 易壮鹏;几何缺陷对拱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李龙锁;基于随机相位对几类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华;一个新的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复杂性及同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永超;超混沌系统的生成及同步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薛晓宇;改进的混沌和超混沌系统的控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静;混沌动力学特性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郝丽丽;超混沌五阶自治电路的分析及保密通信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袁宁;基于超混沌序列密码的保密通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强浩;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程丽;混沌和超混沌系统同步方法及电路实验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莫晓华;混沌系统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兰;法向Lyapunov指数与渐进稳定的吸引子[D];苏州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