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钢预报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几种漏钢预报识别方法,分析其原理及应用情况,提出了中冶连铸的漏钢预报模型及该新技术在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应用方面的特点,并介绍了近期该新技术较好的应用效果。
|
|
|
|
1 |
侯康柱;左新玉;;全波测井资料的应用[J];吐哈油气;1999年04期 |
2 |
张明俊;刘行万;陈明胜;;河南油田老井复查评价方法及应用效果[J];录井工程;2011年01期 |
3 |
杨新泉;连铸粘连漏钢预报系统的研究[J];炼钢;2000年04期 |
4 |
胡婕;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J];山西冶金;2000年02期 |
5 |
宋东飞;攀钢2~#板坯连铸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J];冶金自动化;2004年05期 |
6 |
范建东,王唯一,荣亦诚,龚幼民;RBF神经网络应用于连铸漏钢预报[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7 |
郑竹林
,聂福全;普通车床数控改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7期 |
8 |
蒋春梅;;板坯连铸机的漏钢预报系统[J];南钢科技;2002年03期 |
9 |
胡志刚,毕学工,陈崇峰,何环宇;BP网络在漏钢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0 |
曾梅;;多时窗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在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J];地质学刊;2009年03期 |
11 |
赵辉,武冬蕾,刘鲁源,王红君,岳有军;基于时域分析的拉坯阻力曲线异常特征提取及在漏钢预报上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5期 |
12 |
王立恩;姜复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方法[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
13 |
刘华昕;我国油气成本核算办法改革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1997年01期 |
14 |
刘兴国;喷雾干燥机节能初探[J];河北陶瓷;1997年01期 |
15 |
封雨;安全经济的量化计算[J];河南石油;1997年04期 |
16 |
谭中良,李永太,佘月明;聚合物溶液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研究[J];河南石油;1997年06期 |
17 |
郭玉珍;泡沫塑料富集原子吸收测定金[J];新疆有色金属;1997年02期 |
18 |
宋伟;解决微波在传输中衰落的方法[J];油气储运;1997年01期 |
19 |
周宗宝,曹靖斌,王洋;大型立式容器支腿的设计计算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8年03期 |
20 |
张鹏程;食品添加剂CO_2中油分测定[J];低温与特气;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