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的方法研究
【摘要】:转炉炼钢终点控制一直是转炉控制问题的难点之一。分析了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比较了典型的转炉炼钢终点静态控制模型,探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动态控制技术,并指出我国转炉终点控制水平还有待加强提高。
|
|
|
|
1 |
杨凯峰;王红霞;;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控制模型[J];山东冶金;2007年06期 |
2 |
闫海龙;宋丽丹;张文华;;投弹式检测技术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J];炼钢;2008年01期 |
3 |
黄金侠;金宁德;;转炉冶炼终点静态控制预测模型[J];炼钢;2006年01期 |
4 |
王茂华;林李全;;转炉终点控制技术评述[J];安徽冶金;2003年04期 |
5 |
郑忠;史战东;高小强;代有训;;两种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的比较[J];特殊钢;2008年06期 |
6 |
马勇;徐延浩;张守东;;转炉投弹式终点不倒炉出钢技术应用[J];鞍钢技术;2010年01期 |
7 |
吴燕萍;李广厚;;转炉吹炼终点控制[J];钢铁技术;2001年04期 |
8 |
曲丽萍;曲永印;白晶;张宏文;;氧气顶吹转炉智能控制策略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2007年03期 |
9 |
宋晋明;;投放式传感器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J];柳钢科技;1999年01期 |
10 |
胡燕;何腊梅;;数据挖掘技术在转炉终点控制中的应用[J];钢铁技术;2010年05期 |
11 |
陈建平;;低碳提钒半钢转炉炼钢工艺生产实践[J];四川冶金;2008年02期 |
12 |
谢方平,向卫兵,汤楚宙,张喻;甘薯蠕变特性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3 |
邹凤竹,邢黎峰,高永珍;家蚕茧干燥曲线模型的研究[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4 |
黄友剑,王明星,张友南;有限元分析中超弹材料模型采用的弹性体试验[J];特种橡胶制品;2001年05期 |
15 |
徐建,戴树桂,刘广良;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模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2年03期 |
16 |
梅灿华,王兵;矿井轨道运输调度系统的OOA模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7 |
赵友亮,杨青,何东健;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的多目标优化建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4期 |
18 |
吴建成,蔡日增;不等距网格钻井布局模型[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9 |
;本刊被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J];模型世界;2009年05期 |
20 |
耿孝璋;;海贼王系列人物模型[J];模型世界;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