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份甘肃胡麻资源的脂肪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摘要】:对甘肃地区43份胡麻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来自甘肃地区的43份胡麻资源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3.46~416.80 g/kg,平均含量为207.72 g/kg,变异系数为86.96%。其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60、49.80、272.80、144.80、478.30 g/kg,各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1.55%~98.10%,其中以硬脂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亚麻酸的变异系数最小。综合分析认为,胡麻中的脂肪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硬脂酸、粗脂肪、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
|
|
|
|
1 |
潘启元;开展胡麻低亚麻酸育种,提高油的食用品质[J];中国油料;1990年02期 |
2 |
N.N.Roy,A.Tarr,傅寿仲;高亚油酸低亚麻酸油菜的选育[J];中国油料;1984年02期 |
3 |
;富含亚麻酸甘蓝型油菜种质创新取得突破[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年05期 |
4 |
孙元琳;李文多;张生万;刘惠芳;赵立平;;黑小麦麦麸戊聚糖的提取、纯化与组成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0年05期 |
5 |
刘丽君;薛永国;赵贵兴;张雷;;大豆亚麻酸相关基因的标记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6 |
鲁振明,高明杰,吴俊江,刘丽君,王培英;大豆低亚麻酸种质的遗传与选育[J];大豆通报;1999年04期 |
7 |
王韶君;王耀辉;李成海;孙智霖;康杰芳;王喆之;;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
8 |
刘丽君;;大豆亚麻酸的生化合成和调控[J];大豆通报;1993年04期 |
9 |
王树彦;徐军;李心文;;胡麻杂种F_2代低亚麻酸性状的遗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0 |
李德谋,杨光伟,罗小英,加藤正弘,柿原文香;高亚油酸低亚麻酸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的选育(英文)[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姚碧卿;BASF13—338对禾谷类作物亚麻酸水平和抗寒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1981年05期 |
12 |
胡志辉;;种子蛋白质组分分析的综合性实验设计[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3 |
杨庆凯;夏春元;;松哈黑土地区直播玉米不同栽培水平下的产量组成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9年03期 |
14 |
张圣喜;;美国低亚麻酸大豆品种的选育[J];种子世界;1987年01期 |
15 |
尹田夫;大豆低亚麻酸突变体合成位点MGDG的脂肪酸行为[J];大豆科学;1998年03期 |
16 |
王树彦;李心文;;胡麻新品种内亚油1号和内亚7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10年03期 |
17 |
王之澍;;怎样种好胡麻[J];山西农业科学;1983年02期 |
|
|
|
|
|
1 |
练景龙;任莉锁;董军刚;于澄宇;;高亚麻酸油菜资源的发现与利用[A];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C];2018年 |
2 |
于澄宇;练景龙;弓琼;;甘蓝型油菜亚麻酸遗传分析[A];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9年 |
3 |
刘丽君;薛永国;赵贵兴;张雷;;大豆亚麻酸相关基因的标记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4 |
李心文;;低亚麻酸胡麻品系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5 |
李闻娟;;胡麻油脂积累与其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关系[A];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C];2018年 |
6 |
高炳德;索全义;白光哲;张嘉云;;胡麻推荐施肥技术[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2001年 |
7 |
谢亚萍;赵玮;王斌;王利民;党照;汪平;张建平;;胡麻产量相关因子对氮磷的响应[A];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C];2018年 |
8 |
李瑛;赵永伟;马伟明;刘宝文;李文珍;陈永军;陈英;汪国锋;;“一膜两用穴播胡麻”技术在不同追肥情况下对产量的影响[A];甘肃现代思路寒旱农业发展论坛——2019年甘肃省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论文集[C];2019年 |
9 |
白光哲;高翔;索全义;;旱作胡麻栽培技术[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