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60)Co—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复合处理小麦诱发突变的研究

【摘要】: <正>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60)Co—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化学防护药物复合处理的诱发突变率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分离规律,供诱发突变育种工作参考。材料和方法一、供试品种和处理方法试验所用材料为普通小麦品种甘麦8号、陇春5号和天选18号。每品种21个处理,处理因素及组合方式见下表。~(60)Co—γ射线采用1.5万、2万、2.5万伦琴三组剂量,用我室钴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W.Hanover ,R.J.Hoff ,汪企明;用花粉悬浮液对西部白松人工授粉——一种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1980年03期
2 Н.А.Шепель;盛殿阁;;高粱的化学诱变育种[J];杂粮作物;1981年01期
3 杨士杰;鹈饲保雄;;利用射线及化学诱变剂诱发大麦早熟突变[J];核农学通报;1981年01期
4 刘振岳;;烷基醋酸酯对蚕豆(Vicia faba)根尖的细胞诱发突变效应~1[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5 Bhartendu Vatya;R.P.Sharma;施巾帼;;γ射线和EMS复合处理大麦的诱变效率[J];核农学通报;1983年02期
6 藤井太郎;施中帼;;化学诱变剂在高等植物中诱变效率的测定[J];核农学通报;1983年03期
7 J.Lelly;涂祖荣;;小麦的人工诱变育种[J];麦类作物学报;1983年01期
8 万贤国,庞伯良;γ射线与Ar~+激光复合处理水稻干种子提高诱变效果的初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84年03期
9 韩正高;农业环保工作与化学诱变剂鉴定[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1期
10 伊虎英;彭富荣;鱼红斌;;激光与~(60)Co——r射线复合处理大麦干种子对染色体和M_2畸变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君琴;黄幸行;;甘蓝抗诱变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刘国廉;祝霄霞;周淑珍;谢国良;涂开成;龚诒芬;吴德昌;;辐射体外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3 伊虎英;鱼红斌;;微波与e钴γ射线复合处理对小麦根尖细胞遗传学效应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4 强颖怀;葛世荣;薛群基;;氮-碳共渗复合处理渗层的摩擦学性能[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5 曹玉凤;李英;李建国;刘荣昌;;“三化”复合处理对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戴建苹;葛碧如;宁书年;凌甦群;;卫星影像与重力数据的信息复合在第四系覆盖区的应用[A];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89年
7 强颖怀;穆静;葛世荣;薛群基;;45钢离子氮化复合处理的组织及摩擦学性能[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尚丽娟;才庆魁;康煜平;董晓强;;热喷焊-热处理-种颇有前途的复合处理工艺[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谢飞;何家文;;高速钢离子渗氮-PECVD TiN复合处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立允;熊惟皓;牛兰芹;范畴;魏京;;Ti(C,N)基金属陶瓷熔渗/氮化复合表面处理[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碧英;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疫苗的研制及其分子生物学[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2 赵广琦;增强UV-B辐射和CO_2倍增的复合作用对蚕豆、小麦生长和生理生态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3年
3 郭天荣;大麦耐酸性土壤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耐性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申鸿;丛枝菌根(AM)对重金属污染耐受性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马振叶;纳米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李廷强;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对锌的活化、吸收及转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佳堃;稻草预处理后超微结构及其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茂林;油菜(Brassica napus L)矮秆和无花瓣突变体的创制、遗传及优质杂交油菜选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吴美萍;哺乳细胞暴露于化学致癌剂MNNG的候选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更;1.低浓度MNNG激活内质网应激及其对EGFR通路的影响 2.内质网应激参与低浓度DNA加成性损伤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宇;铸铁件表面新型复合耐磨镀层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张永俊;Zr-Cr-Ni系AB_2型Laves相贮氢电极合金的电化学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姚亮;不同处理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4 程钢;复合处理制备半固态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美辨;用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体外实验研究低强度2450MHz微波对三种化学诱变剂DNA损伤作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年
6 琚淑明;~(60)Coγ射线与HNO_2复合处理辣椒诱变效应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朱红霞;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8 王军;补充紫外-B辐射和CO_2施肥在冬季大棚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皮祖坤;生长肉羊稻草秸秆颗粒化全混合日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郭旭生;秸秆生化复合处理技术及系统营养调控在肉羊日粮配制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东京记者 吴仲国;血将不再困扰人类[N];科技日报;2002年
2 林云开;台湾成功研发非基因改造彩色米[N];湖北科技报;2003年
3 李英 桑润滋 李建国 贾英民 丁森林 董玉京;肉牛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生产技术之日粮配方篇[N];河北农民报;2006年
4 李英 桑润滋 李建国 贾英民 丁森林 董玉京;肉牛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生产技术之秸秆利用篇[N];河北农民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孔繁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N];河南科技报;2006年
6 岐山县农技中心 张海明;线辣椒育壮苗要推广八改[N];陕西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缪惟民;ICE China展会将在上海召开[N];中国包装报;2007年
8 袁文;ICE来到中国[N];中国包装报;2007年
9 中国科学院水保研究所 伊虎英 研究员;漫谈航天育种[N];陕西科技报;2007年
10 曹晶;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N];辽源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