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

王彩霞  陈希平  朱秋琴  
【摘要】:研究了一类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当采用一种带时滞的状态反馈控制律时,该系统对于传感器和执行器故障具有完整性,给出了闭环系统具有鲁棒容错能力的条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涛年;陈建军;;时滞系统分数阶PI~λD~μ鲁棒控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3期
2 王燕;王天成;;基于时滞分割法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高在瑞;纪志成;;一类切换时滞奇异系统的最优保成本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4 钱晓菲;张小美;陆国平;;不确定随机时滞系统的无源滑模控制[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善强;石宇静;陈东彦;王俊明;;凸多面体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赵立英;张志强;赵向奎;;一类时滞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2011年07期
7 李忠娟;张新政;;时间滞后离散滑模控制理论研究进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崔艳;贾英民;;具有时滞的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9 秦雯;董亚丽;;一类不确定时滞脉冲切换系统的稳定性[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段五星;张新政;;基于时滞系统的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11 刘鹏;李虹;李梦辉;;一类时滞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仿真研究[J];仪表技术;2011年07期
12 董瑞;潘全香;;受扰离散时滞系统的最优变结构控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3 张琴;张霄力;;一类切换中立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性[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狄成宽;;稳定性切换点法在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中的应用[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年02期
15 张斌;钟子良;;浅谈Smith预估控制及其改进算法[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6 傅勤;;具有干扰输入的大型互联线性系统的分散有限时间镇定[J];控制与决策;2011年07期
17 王鹏英;;模糊Smith在温控系统中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6期
18 佘莹莹;方华京;;基于一类连续非线性函数的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J];控制与决策;2011年07期
19 李清华;袁智;王常虹;闻帆;;离散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鲁棒H∞控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20 杨帆;周士玉;冯毅夫;张庆灵;;线性双时滞广义系统时滞依赖H_∞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百达;黄小原;;时滞状态H_∞反馈控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姜偕富;徐文立;;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记忆与无记忆复合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姜偕富;费树岷;冯纯伯;;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性研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宋凯;郑文良;臧晶;;一类时滞系统的可靠控制设计[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郝飞;楚天广;黄琳;;基于LMI方法的凸组合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扰动抑制问题[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柴琳;费树岷;辛云冰;;线性时滞系统的新型自适应控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7 陈东彦;徐世杰;;时滞不确定系统的保成本控制[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星;李智斌;;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性[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9 孙继涛;张银萍;;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滞后相关稳定性[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福明;彭建春;段广仁;;一种时滞系统鲁棒故障检测与分离的参数化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萍;切换时滞系统稳定性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邰治新;一大类时滞系统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勇;线性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东;切换时滞系统的H_∞滤波与故障检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钱伟;时滞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刘金良;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滤波器设计[D];东华大学;2011年
7 张保勇;时滞系统稳定与控制: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训林;基于LMI技术的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综合[D];东北大学;2008年
9 李泽;T-S模糊时滞系统的滤波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湘;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若干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杰;离散T-S模糊时滞系统的模型降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琳;多传感器时滞系统的信息融合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牟贺;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子剑;时滞系统的方差约束控制及其滤波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峰;时滞系统的辨识与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善强;时滞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晋;时滞系统的H∞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8 陈宇杰;时滞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姜会霞;时滞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王淼鑫;基于LMI的一类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