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论释意理论对不同口译模式的影响

李琼  
【摘要】:由于口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释意理论对不同的口译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释意理论在不同口译模式中的应用,阐述了不同模式中的释意程度,并进行了比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庄明亮;谈同声传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3期
2 盖秋艳;;释意理论解读交替传译中的运行机制[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3 李箭;同声传译技能训练和运作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年01期
5 刘延立;同声传译技巧探讨[J];中国翻译;1996年01期
6 赵敏懿;口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长栓;汉英同声传译中应注意用词简洁[J];中国翻译;1996年06期
8 杜争鸣;英汉同声传译中的“断点”浅议[J];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04期
9 曾文雄;同声传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张吉良;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11 陆为;全国第一所高级翻译学院在沪诞生[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06期
12 杨春富;搞好同声传译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J];语言与翻译;1994年04期
13 刘增林;;少数民族语文同声翻译[J];中国民族;2009年Z1期
14 姚艳波;论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教学[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2期
15 金善雅;韩国韩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展望[J];当代韩国;2004年04期
16 吴玉光;;试论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3期
17 张幼屏;同声传译的重要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8 王绍祥;《口译研究读本》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19 高彬;柴明颎;;西方同声传译研究的新发展——一项文献计量研究[J];中国翻译;2009年02期
20 许建忠;《联合国译员史》简介[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书林;;电视口译探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萍;;浅谈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4 高敏毅;;从信息结构看同声传译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任雅婕;;同声传译的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竞;;交替传译笔记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俞小娟;;口译方向性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莹;;政府会议与专业研讨会在同传中的区别[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继红;;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巍;;试论同声传译教学的思维和语言策略[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琦;从语系角度看同声传译中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颜琳;不同口译模式的释意程度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詹德邦;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质量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李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在质量评估标准上的差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孙婷;外交语境下交替传译的特征及翻译策略[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郑伟晶;图式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峻峰;论交替传译及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丽婷;专题小组讨论中的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彭俊娴;从释意理论看交替传译译员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天瑶;同声传译的多任务处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丰捷;同声传译:期待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突破[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昊;同声传译行业薪酬高人才缺[N];北京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樊丽萍;同声传译:多少误传需澄清?[N];文汇报;2009年
4 王怀民 蒋明;珞珈山上的大学口译队[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程宗萍 张琴;用彝语文传递党的声音[N];凉山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涂亚卓实习生 陆翾 通讯员 周薇;江城翻译产业:人才告急[N];湖北日报;2008年
7 江建国;七嘴八舌的欧洲[N];人民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何玉清;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杨骏;计算机真能取代人工翻译?[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刘修兵;让汉语别再尴尬[N];中国文化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