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兼用型甘薯品种豫薯八号
【摘要】:高产优质兼用型甘薯品种豫薯八号王宜钦王自力(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洛阳471023)豫薯八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以蓬尾为母本,以小白藤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具有高产、高干率、高淀粉含量、食味好、高抗根腐病等突出特...
|
|
|
|
1 |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吴要利;;洛薯9816-1兼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及生长动态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
2 |
王宜钦,王自力;高抗黑斑病高产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豫薯四号[J];中国种业;1999年02期 |
3 |
邱瑞镰;;甘薯品种——淮薯3号[J];农业科技通讯;1988年06期 |
4 |
;品种指南[J];中国农业信息;2003年01期 |
5 |
伊莉萍;;甘薯品比试验小结[J];福建农业科技;2009年05期 |
6 |
欧行奇
,刘明久;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的突出优点及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10期 |
7 |
林祖军;辛国胜;韩俊杰;刘志坚;商丽丽;刘春全;郭玉利;;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2号选育及高产机理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8 |
李慧峰;卢森权;李彦青;黄咏梅;吴翠荣;陈天渊;;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
9 |
付玉凡,张启堂,杨春贤,谢一芝;甘薯新品种“渝苏151”选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李异才;江勇琪;;甘薯引种试验小结[J];耕作与栽培;1992年02期 |
11 |
刘桂玲;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鲁薯8号[J];中国农学通报;1994年03期 |
12 |
邢凤武;范泽民;;阜徐薯6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3期 |
13 |
杨显全;;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阜徐薯6号的特性分析[J];农技服务;2010年07期 |
14 |
小林仁;邓纯宝;;甘薯的起源与分化 Ⅰ.甘薯的原产地和品种分化[J];杂粮作物;1983年01期 |
15 |
刘小平,胡建勋,王钰,刘保家,黄克来;甘薯品种内涵品质与发酵酒精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
16 |
卢新建,吕美琴,兰涌忠,陈登耀;华南甘薯新育成品种性状综合评估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
17 |
王志良,李松坚,李润生;提取色素型甘薯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3年12期 |
18 |
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
19 |
刘明慧;王钊;王西红;樊晓中;;食用型甘薯品种秦薯6号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6年05期 |
20 |
朱玉灵;;阜徐薯6号选育研究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