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食用型高粱的籽粒产量性能

F.Gomez  F.R.Miller  马鸿图  
【摘要】: <正> 自从粒用高粱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重要食品来源以来,美国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就一直进行着有希望亲本自交系的研究。重点评价了农艺性状和有关的食品品质。1983和1984年在该州5个不同环境条件下,把一批认为具良好食品质量的亲本及其F_1进行了比较,以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正贵;于倩倩;周立云;郭文善;朱新开;李春燕;封超年;;几种除草剂对小麦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1年04期
2 吴晓丽;包维楷;;基因型及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期生长、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3 吴奇峰;董志新;;不同施肥及密度处理下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表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郑成岩;崔世明;王东;于振文;张永丽;石玉;;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年08期
5 刘青林;张恩和;王琦;王田涛;刘朝巍;俞华林;尹辉;;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表观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6 姜丽娜;贺远;邵云;赵艳岭;余海波;祁诗月;李春喜;;氮肥运筹对豫中地区冬小麦旗叶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7 惠海滨;林琪;刘义国;刘家斌;张洪生;翟延举;;灌水对超高产麦田小麦灌浆期旗叶和籽粒糖含量与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5期
8 张鹏;张富仓;吴立峰;李志军;周罕觅;;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9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分析及其遗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0 斯拉依丁·司马义;加帕尔;郭峰;买尔彦木;王瑞华;;白高粱新品种新高粱8号选育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1 黄厚宽;王家嘉;李录久;王黛平;赵贤友;李东平;;施用氮肥对小麦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2 K.G.Mandal;K.M.Hati;A.K.Misra;宋洁;;大豆生产中氮磷钾肥和有机肥施用与大豆生物量和能量分析相关性研究[J];大豆科技;2011年04期
13 王鑫;王莉;赵锋;陈卫平;余喜初;黄欠如;张卫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14 吴奇峰;相吉山;董志新;;大豆植株不同冠层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分布[J];大豆科学;2011年04期
15 石丽红;纪雄辉;李永华;朱校奇;李洪顺;彭华;刘昭兵;;施氮量和时期运筹对超级杂交稻植株氮含量与籽粒产量的影响研究[J];土壤;2011年04期
16 张冬英;李宜江;;食用向日葵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7 崔世友;吴娟娟;陈厚存;;作物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18 敖礼林;况小平;;饲粮兼用的高油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09年11期
19 葛宇;何新林;王振华;宋常吉;;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刘艳;安景文;华利民;解占军;周建斌;汪仁;;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集;夏来坤;郭天财;王晨阳;韩燕来;;铜、镉胁迫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吴珊珊;姜丽娜;邵云;张黛静;李春喜;;外源Zn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及籽粒生理和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冬秀;王根轩;张文丽;王磊;;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升高对小麦生长、水分利用、籽粒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樊廷录;宋尚有;王淑英;周广业;;黄土旱塬冬小麦-玉米轮作制长期施肥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5 李朝苏;黄钢;吴春;汤永禄;;稻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6 王渭玲;梁宗锁;徐福利;;旱地施肥对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研究[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8 韩金玲;马春英;杨晴;李雁鸣;;施锌对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朱新开;郭文善;李春燕;谭昌伟;王纪华;黄文江;李存军;;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技术[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雁鸣;赵英穆;史秀捧;谢志肖;高树凯;;几种栽培措施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青松;甘蓝型油菜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品种的基本特征[D];扬州大学;2009年
2 刘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长期有效性,盈亏规律,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姚凤娟;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瑜;水磷耦合对冬小麦水、磷利用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郑成岩;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萍;美国西北部春小麦抗旱节水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杜彦磊;脱落酸对春小麦根源信号、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红光;灌溉和雨养条件下高产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卫星;超级稻品种穗生长发育和灌浆结实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及其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叶全宝;不同水稻基因型对氮肥反应的差异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兴;普通玉米高油化应用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吴翠平;高温胁迫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3 胡焕焕;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调控效应[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高春华;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门洪文;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陈炜;不同栽培模式下旱地小麦灌浆过程中同化物转运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丁锦峰;弱筋和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探讨[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仙;大麦籽粒生育酚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研究及黄酮提取工艺优化[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韩证仿;东北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对氮肥的响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王玉亭;燕麦籽粒皮裸性基因遗传与分子作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虹;香草进入北京家庭[N];北京科技报;2009年
2 丁燕;新技术喜结新成果“超级玉米”亩产超千公斤[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3 栾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靳群英 郝淑花;科学选薯苗 高产效益好[N];河北科技报;2007年
4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专用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N];农民日报;2007年
5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曹一平 教授;高产大豆基肥施用技术[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6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程琳琳 崔振岭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刘全清;小麦玉米施用钾肥的肥效[N];农资导报;2006年
7 云天;4个国鉴甘薯新品种[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李生秀;怎样给玉米施肥[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9 和静县农技推广站 楼爱玲 屈涛 顾健 孙波;巧施小麦叶面肥[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10 记者 赵红梅;大力推广适当晚收增重技术[N];河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