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马铃薯二季作栽培法

泽畑秀  张继慈  
【摘要】: <正>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高原适于夏季气温低的地区,且是生长期很短的作物。马铃薯二季作栽培,避开夏季最炎热期,利用春、秋季较短的适温期一年栽种两次。因秋作马铃薯是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栽培的,所以布局、品种、栽培条件等必须符合要求。现以最盛行马铃薯二季作栽培的长崎县为例,概述其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必博;程李香;张鑫;王玉萍;董雯;王蒂;张峰;;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的差异蛋白质组研究[A];第三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伟;李立芹;邹雪;王西瑶;;马铃薯块茎总RNA提取方法改良[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建飞;王凤义;;不同生态条件对马铃薯块茎比重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4 李青峰;吴同斌;李丽辉;李宏告;王芊;;黄金水位栽培新技术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5 李学湛;张儒喜;吕典秋;白艳菊;何云霞;;高效低成本快速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技术—马铃薯原原种MOD栽培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何勋贵;车敏;杨志刚;;桑枝条栽培天麻试验研究[A];云南省茧丝绸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淑菊;陈伊里;马立伟;;气雾栽培促进马铃薯开花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广西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A];200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庆宇;李刚华;杨从党;丁艳锋;杨佳梅;杨云凤;;高产环境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10 林华;吴树业;陈爱柳;李秀棋;廖传双;;水稻强化栽培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A];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及高产优质高效技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彦林;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积累的光诱导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军文;不同栽培法对水稻碳氮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程建新;CIPC对马铃薯块茎的抑芽效果及部分机理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4 朱红梅;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代谢差异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王淑菊;气雾栽培促进马铃薯开花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张小静;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及发育相关蛋白质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静;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8 周升明;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陈煦;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作用效果与机理的比较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晓艳;马铃薯块茎低还原糖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阳;玉米大双覆栽培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袁生堂 袁彩勇 王健 孔完旺 刘廷桂;淮稻11号“十字”栽培法[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3 高春奇;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N];云南科技报;2006年
4 王志琴;温室油菜与黄瓜套种栽培法[N];吉林农村报;2011年
5 周鸿彩;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法——固定菌床法[N];云南科技报;2007年
6 张尚武;大面积推广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法[N];湖南日报;2008年
7 翠林;川芎栽培法[N];福建科技报;2006年
8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应斌;超级稻“三定”栽培法(上)[N];湖南科技报;2006年
9 周鸿彩;三下窝栽培法[N];云南科技报;2007年
10 周鸿彩;三下窝栽培法[N];云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