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左手材料对谐振腔内部电磁场分布的影响

段吉明  王辅忠  张慧春  张光璐  
【摘要】:在谐振腔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填充介质引起的损耗以及模式干扰导致谐振腔内部电磁场分布的优化受到限制,因而使得设计高品质因数的谐振腔变得困难。根据"左手材料"的特殊性质,运用电动力学理论对谐振腔内部电磁场分布进行计算研究,通过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简称HFSS)仿真软件对谐振腔内的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左手材料的填充可以改善谐振腔内部电磁场的分布。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左手材料的填充可以使谐振腔内部中心部位的电磁场分布集中、电磁场强度增加,其中,电场强度可达到3.5009×10-1 V/m,比真空情况提高了13%,比填充空气时提高了4%;磁场强度可达到5.8722×10-3 A/m,比真空时提高了156%,比填充空气时提高了134%,高频仿真器的仿真数据与以上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材料对谐振腔内电磁场分布优化的局限性,为设计新型的谐振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之江 ,方洪烈;直角稜镜谐振腔的共振模[J];物理学报;1975年06期
2 赵恩起;超导谐振腔[J];低温与超导;1977年01期
3 陈钰清;环形光学谐振腔和折迭式谐振腔的矩阵解[J];激光;1978年Z1期
4 薛良金 ,竇文斌 ,曹康白;小型氢脈泽谐振腔的研究[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S2期
5 林崇文 ,赵颖威 ,谢文楷 ,刘盛纲;旋转柱形三反射镜准光开放式谐振腔场分布的理论研究[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5年S1期
6 许芹祖;李刚;沈洪斌;刘秉琦;;谐振腔的限模理论与实验[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7 刘文兵;钟鸣;夏惠军;何衡湘;衣学斌;;角锥棱镜谐振腔输出模式模拟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0年07期
8 董泽俊;杨昊东;刘立武;张雷雷;;环形谐振腔频率响应特性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3年04期
9 ;螺旋谐振腔中线圈的接地[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10 方洪烈;不均匀反射光学谐振腔的稳定性[J];激光;1979年07期
11 振金;;新颖的谐振腔[J];激光与红外;1979年10期
12 方洪烈;不敏感谐振腔[J];物理;1980年05期
13 于明,徐承和;波导型开放式谐振腔的一种数值解法[J];电子学报;1982年01期
14 徐荣甫;穆恭谦;邓仁亮;;交叉直角棱镜谐振腔评述[J];兵器激光;1982年05期
15 邓锡铭,陈泽尊;统一表述谐振腔共振条件的一个公式[J];中国激光;1984年02期
16 徐安士,徐承和;微波开放式谐振腔的反设计[J];电子学报;1984年06期
17 吕百达;;含有多个透镜谐振腔的研究[J];兵器激光;1984年04期
18 曹康白,窦文斌,薛良金;小型氢脉塞金属加载谐振腔的研究[J];电子学报;1985年03期
19 陈孟尧,安红明,李培明;椭圆柱谐振腔的基本特性[J];电子学报;1985年04期
20 林崇文 ,赵颖威 ,谢文楷 ,刘盛纲;旋转柱形三反射镜准光开放式谐振腔场分布的计算和实验研究[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维东;;氟化氢泛频化学激光实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2 袁宁;梁昌洪;聂小春;;边界元法用于任意金属谐振腔的分析[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靳全伟;;高光束质量高功率大谐振腔固体激光技术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C];2012年
4 张翔;;虚共焦非稳谐振腔腔镜离轴失调特性[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袁晓东;蒋新颖;曹丁象;王明哲;徐美健;刘建国;贺少勃;;热容模式下谐振腔输出特性的理论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明红;兰峰;陈嘉钰;;新型曲面镜开放式谐振腔Smith-Purcell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萍萍;杨远洪;陈淑英;;高效布里渊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参数优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邓德刚;易葵;邵建达;范正修;;高斯镜谐振腔产生的激光光束的M~2因子及传输特性[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万谦;陈炳焕;呼俊改;邹(?)露;;介质谐振器在EPR测量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10 程成;许周速;;大功率横流CO_2激光蜕化的机理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海侠;新型左手电磁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王瑞;左手材料电磁特性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林振;不同媒质模型左手材料的时域FDTD分析及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红艺;SQUID左手材料特性及各向异性左手材料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程登木;新型中红外超材料设计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丽;腔衰荡光谱增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2 张弨;谐振腔内波面变换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孟祥然;高品质谐振腔精确光存储时间测试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4 杨涛;超稳定Fabry-Perot腔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任晓静;DPL热效应对谐振腔稳定范围的影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林娟;开放谐振腔SP FEL中电子注与高频场互作用的粒子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畅;LD泵浦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平凸谐振腔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业英;微孔阵列谐振腔输出光场分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谭改娟;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谐振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10 赵琳瑶;可调谐声学谐振腔中声波遂穿效应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