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

夏怡然  陆铭  
【摘要】: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数据与220个地级市的城市特征数据,研究了公共服务与工资等城市特征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选择流向某个城市,不仅为了获得该城市更高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而且还为了享受该城市的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通过控制户籍制度的影响和剔除来自公共服务相关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影响后,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作用仍然稳健。同时,我们还发现长期流动的劳动力更会选择流向公共服务好的城市。基于我们的实证发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向公共服务水平好且工资水平也高的大城市集聚的状况,促使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更加均匀化。然而,从变量标准化后的回归结果看,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作用系数都小于工资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不能高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分散人口分布的作用,而应对人口继续流向大城市的趋势有科学的预判,并优先对长期居住的外来劳动力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北京市的障碍因素[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6期
2 王静;;中国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途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3 何生,吴鼎荣;杭州市劳动力流向的新变化[J];浙江学刊;1985年04期
4 端木美;两次大战间农村劳动力流向与法国现代化[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5 朱启臻;李洁;;农村劳动力流失与新农村建设[J];调研世界;2007年10期
6 刘德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何处[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高廷健;;美国劳动力流向电信业[J];科学·经济·社会;1986年03期
8 张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对策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汪关华;毛通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何方?——广丰县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调查与思考[J];社会工作;1994年01期
10 汪海平;;论城乡劳动力流向与城市劳动力体制改革[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1 陈芳妹;龙志和;;农村劳动力流向决策研究——一个模糊决策方法的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2 汪立军;山区剩余劳动力流向的考察与思索——新县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3 熊艳喜;杨云彦;;劳动力流向、区域增长拐点与中部发展新机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4 郑全;论农业劳动力流向规律和我国小城镇建设[J];求索;1984年06期
15 周沛;再就业:农民问题的新内容——城市职工下岗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粗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5期
16 邓达;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流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17 ;认真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回流问题[J];红旗文稿;2007年16期
18 胡德巧;孙中震;;东部地区用工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4期
19 金惠新;陈世金;;农民工问题再认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04期
20 昂根医国;;“空村”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凉山彝族地区为列[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爱儒;青海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2 梁志民;改革开放以来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岳德亮;浙江劳动力流向呈新迹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岳德亮;浙江劳动力流向呈新迹象[N];商务时报;2008年
3 梅新育;劳动力流向西部值得鼓励[N];西部时报;2013年
4 赵刚 王娟;浅谈外贸企业破解“招用工难”[N];永州日报;2014年
5 杨绍福;农村“老无所养”亟待破解[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王建红 杨岱录;合水县建成12所“留守儿童之家”[N];陇东报;2010年
7 邓聿文;农民为什么不关心“三农”问题[N];经理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