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余泳泽  张先轸  
【摘要】:我国区域创新竞争中呈现了一定的"RD崇拜"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政府对创新的支持行为,部分地区主观强制推动的自主创新战略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本研究引出了适宜性创新模式的讨论,考察了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应该与要素禀赋、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只有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水平以及制度环境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内源式创新模式将有利于提升该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否则采取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是相对有效的。在此基础上,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验证了以上提出的适宜性创新模式假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莉;;要素禀赋、技术差异与中国的对外贸易[J];经济问题;2010年02期
2 薛蕊;苏庆义;;要素禀赋是否影响了贸易结构?——基于经验研究文献的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黄蕙萍;环境要素禀赋和可持续性贸易[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5 张建,王保权;从我国要素禀赋谈中小企业融资[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6 何慧爽;刘东勋;;要素禀赋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及其突破[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3期
7 柏菊;刘碧云;;环境要素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分析[J];引进与咨询;2006年04期
8 何琼隽;;无形要素禀赋假说[J];中国经济问题;2011年02期
9 李伟;要素禀赋论与知识要素的引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年09期
10 张志奇;经济增长对要素禀赋变化的影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1 尚杰;刘溟源;;区域环保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要素禀赋角度[J];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01期
12 周金堂;;要素禀赋与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13 王建秀;尤晋鸣;;山西省要素禀赋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4 何雄浪;胡运禄;杨林;;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J];财贸研究;2013年01期
15 韩忠亮;;要素异质性与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基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1期
16 庹继光;;西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要素禀赋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17 赵书虹;;中国制造业产业间贸易比较优势及其要素禀赋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4年13期
18 孔庆峰;陈蔚;;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贸易实践中适用性的经验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19 林海;要素禀赋与经济增长分析——以湖北十堰地区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20 俞品根;现代自由贸易学说误导发展中国家[J];经济学动态;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C];2004年
2 王剑峰;;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人文资源与特色经济建构——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1期 总第15期)[C];2005年
3 赵学增;;入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框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生延超;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莉;要素禀赋视角下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现状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2 张亮;基于要素禀赋的区域环保产业竞争力提升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朱晨;中国地区要素禀赋与工业技术选择的偏向性[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陈蔚;基于要素禀赋的H-O理论在中国的经验检验[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跃;要素禀赋转变视角下的新疆制造业升级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新生;从要素禀赋到制度禀赋[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陈文玲;现代流通发展的理论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陈宪(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以创新引领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N];解放日报;2005年
4 乔新生;深圳创新法:从要素禀赋到制度禀赋[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陈文玲;现代流通理论内涵应从四方面把握[N];国际商报;2006年
6 陈文玲;当代流通发展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申家禄;西藏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与产业基础分析[N];西藏日报(汉);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璜;有源头才会有活水[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林毅夫;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选择[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10 余力;中国经验的林氏解读[N];南方周末;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