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

赵勇  魏后凯  
【摘要】:为什么在区域分工抑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地区发展仍然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缩小地区差距之间保持有效的平衡?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16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就政府干预对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地区差距效应的影响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发现,在城市群层面,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之间存在钟状曲线式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空间功能分工的深化,地区差距会扩大,但随着空间功能分工超过转折点后,地区差距则会缩小。地方政府干预对空间功能分工的地区差距效应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在空间功能分工拐点的左侧阶段,政府干预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对地区差距的扩大效应;在空间功能分工拐点的右侧阶段,政府干预则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对地区差距的缩小效应。从本文的样本来看,2011年以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群的空间功能分工处于拐点的左半段。因此,按照本文的结论,在空间功能分工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反而会抑制地区差距的加剧,会实现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的平衡。但是,2011年之后较短的时期内,70%左右的观察样本将迈入空间功能分工的右半段,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干预会抑制空间功能分工演进带来的地区差距自发收敛过程。由此,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本文直接的政策含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康江峰;;“关天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缺陷及其功能优化[J];理论导刊;2014年01期
2 李敬;;宁夏沿黄城市群空间结构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3 谢菲;;福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陈叔红;;新机遇 新使命 新挑战[J];新湘评论;2008年01期
5 赵记伟;;中部三雄争霸记[J];法人;2013年12期
6 鲁继通;;北部湾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桂海论丛;2012年02期
7 景建军;;空间结构效益对城市群形成的作用机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2006年全省城镇化工作目标和责任单位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10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增;耿明斋;覃成林;;第八章 城乡统筹与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3 刘爱香;朱玉周;程家合;;不利天气对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宫媛;师武军;郑向阳;张丽梅;;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调途径探讨——北美城市群经验及对环渤海城市群的启示[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贡生;;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发展战略构想[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静;彭翀;常黎丽;;中部省会城市群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初探——以鄂豫湘三省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发曾;王新涛;;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整合[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彭军辉;;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推进的产业机理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导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10 张婧;;面向低碳目标的城市群紧凑发展策略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美玲;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刘天东;城际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姜博;辽宁中部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姝雅;基于HRRS-GIS的城市群路网评价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黎熙;滇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其力格尔;基于交通网络扩展的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晓博;中原城市群地方政府合作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程洋;哈长城市群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依浓;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计平;基于空间适宜性分析的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晓丽;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李连璞;绿洲城市群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10 李俊高;我国城市群空间演进动因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慧;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组 董佰壹 刘里卿;创新型城市群与创新型集群的耦合发展机制[N];光明日报;2012年
3 记者 程晖;城市群空间发展呈现城港互动格局[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记者 来建强;海西沿海城市群空间发展呈现城港互动格局[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丽;沈抚铁抱成“团”是区域发展更高层级[N];辽宁日报;2011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士林;城市群的中国经验及中西比较[N];文汇报;2012年
7 本版编辑 孙凤梅 张言  宗述;中原城市群真“中”[N];市场报;2006年
8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翔;城市群研究的新突破[N];湖南日报;2011年
9 芮国强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文明城市群:苏州文明创建的新指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刘勇;可期待的巨大空间[N];国际商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