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财政联邦还是委托代理:关于中国式分权性质的经验判断

王守坤  任保平  
【摘要】:根据是否将政治集权纳入理论分析,现有的财政分权文献可归纳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分析框架,即重视分权一端的财政联邦主义框架和重视集权一端的委托代理框架。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创新性理解,本文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命题从而为合理判断我国财政分权的基本性质奠定了计量基础。依据该命题,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85~2007年分省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显示,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分权性质更接近于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框架。该结论的政策内涵在于,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相对于其已经实现了的"做对激励"而言,现阶段中央政府更应该做的是"做对协调",并逐步打破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各省份既得利益,真正发挥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全局的调控与平衡职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2 张玉亮;;推进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委托代理运作保险制度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江克忠;夏策敏;;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扩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4 胡勇;;转轨时期我国中央、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江克忠;许艳红;;财政分权、预算外收入扩张与公共品供给——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毛建林;;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体制根源、风险机理与规范发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J];西南金融;2011年04期
7 刘瑞明;白永秀;;财政分权、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04期
8 官永彬;;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陈志勇;张超;;财政分权对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2年04期
10 夏策敏;邓继光;江克忠;;地方政府“二元财政”格局的形成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08期
1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土地出让及其策略选择——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1993—2009年)的经验证据[J];学术研究;2014年01期
12 杜超;焦文超;;财政分权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7期
13 蔡伟贤;;我国地方政府偏重基础设施投入的原因及其影响[J];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02期
14 周丞;;地方政府金融干预与区域金融发展[J];金融经济;2012年22期
15 李军杰;;地方政府间竞争引发调控困境[J];中国投资;2006年10期
16 潘镇;金中坤;徐伟;;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行为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17 涂斌;王宋涛;;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广东21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2年03期
18 安增军;胡炎仁;;农村城镇化中中央与地方委托代理机制下的风险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2条
1 徐斌;;分权、财政联邦主义与中国中部经济崛起——30年制度经验及启示[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魏博文;;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合理规模问题研究——基于辽宁省数据的分析[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5年
3 殷华方;;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4 孙大敏;;WTO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近期对策分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1年年会暨“加入WTO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殷洁;张京祥;罗小龙;;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地方政府企业化[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7 夏宁;田丽;;委托代理视角下的高管薪酬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9 陈建先;;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川渝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1 李怀政;陈静静;;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A];建国70周年与人的发展经济学——2019年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2 徐鑫;赵明;周永务;;基于模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守坤;中国式分权、政府竞争与经济绩效[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陆建新;中国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
3 伍文中;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冯勤超;政府交叉事权及财政激励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文启;我国地方政府开放程度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杨海水;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周红;中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11 张志海;论转型经济下的分权治理与经济和谐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12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3 陈曜;连续委托代理关系与供应链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4 潘同人;嵌入关系:中国招商引资中的政府与市场[D];南开大学;2014年
15 万江;中央经济政策的地方执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6 陆巍峰;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7 刘强;地方政府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9年
18 张维凡;地方政府金融干预性城镇化治理模式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20年
19 王桂云;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0 张磊;委托代理问题求解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文龙;关于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2 舒遥;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顾纯俊;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成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李晓静;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利军;云南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文平;软预算约束与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何露;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博弈式探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张益豪;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经济效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
9 毛得云;地方政府干预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10 李鹏程;地方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1 王妙如;我国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2 王京平;面向企业违规行为的地方政府随意性管制与企业的博弈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13 丁红艳;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效应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14 王丽丽;中央与地方政府交叉事权的优化配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5 刘龙飞;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6 李虹林;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安全规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7 王瑜;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机制的博弈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18 杜鹏;甘肃省地方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9 王翼;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0 翟盼盼;我国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食品监管需引入“联邦主义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特约评论员 李军杰;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经营土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万磊;改革开放中的“地方经济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中房报记者 高拯坤;地方政府棚改资金承压 2019年计划开工量缩减[N];中国房地产报;2019年
5 ;警惕地方政府对房价管跌不管涨[N];中国房地产报;2018年
6 ;面对调控 地方政府不能变成一家公司[N];中国房地产报;2018年
7 陶叶;对少数地方政府调控房产市场背后的“三个追问”[N];新农村商报;2014年
8 ;地方政府当参考市场适时调整调控手段[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9 王继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降低地方政府对企业退出的行政干预[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钟新;上海局部房价上涨过快引起地方政府高度关注[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1 本报记者  曹霞;节能降耗,地方政府责无旁贷[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2 ;地方政府负总责 安全监管责任大[N];商洛日报;2007年
13 本报实习记者  谢隽;深圳:需地方政府全力配合[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4 彭兴庭;从地方政府“操盘”土地说起[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5 本报记者 管弦;地方政府失信 民营企业“拍砖”[N];中华工商时报;2015年
16 李辉;房价高 地方政府难辞其咎[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7 本报记者 王琼杰;地方政府应负起质量发展责任[N];中国矿业报;2012年
18 本报评论员 唐学鹏;“限价”置换“限购”凸显地方政府的“保护性策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9 记者 李秀中;地方政府“曲线救市” 限购令还能挺多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0 本报记者 李岷 张冰馨;地方政府在改善居民住房方面应有所作为[N];中国企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