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美俄对后苏联空间国家制度变化的行动与态度——制度扩散还是地缘政治利益

王栋  王耀正  
【摘要】:自苏联解体以来,美、俄等大国对后苏联空间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干预程度各不相同。关于制度扩散的理论在解释美国的行动和态度时虽然具有一定说服力,但却难以单独解释俄罗斯的行为。因此,本文在讨论俄罗斯是否真正有意推动制度扩散的同时,引入地缘政治利益变量。制度扩散与地缘政治利益是一对关键变量。本文选取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个在制度选择与地缘政治诉求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的国家进行分析,对两国相关案例和行为生成机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当一个国家具有较强制度扩散意愿时,其倾向于强力干预后苏联空间国家的制度选择,而较少考虑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当制度扩散意愿弱而地缘政治利益诉求强时,则倾向于对有关目标国家进行强力干预;当制度扩散意愿弱而地缘政治利益诉求低时,该国则往往采取不进行某种干预的政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张锐;相均泳;;“碳中和”与世界地缘政治重构[J];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01期
2 富景筠;钟飞腾;;对冲地缘政治风险: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俄欧天然气政治[J];欧洲研究;2021年02期
3 游启明;;“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政治特征、羁绊与超越[J];学术探索;2019年12期
4 张晓通;许子豪;;“一带一路”海外重大项目的地缘政治风险与应对——概念与理论构建[J];国际展望;2020年03期
5 解楠楠;张晓通;;“地缘政治欧洲”:欧盟力量的地缘政治转向?[J];欧洲研究;2020年02期
6 李涛;张秋容;;印度地缘政治战略及对我国边疆安全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5期
7 林勇新;贺先青;;“印太”地缘政治建构及其对中国周边外交环境的影响[J];南海学刊;2020年03期
8 朱润民;;地缘政治或逆转全球石油供需[J];中国石油石化;2019年21期
9 蔡翠红;;网络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分析的新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01期
10 张春;;复合地缘政治的兴起与跨境安全治理的转型[J];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01期
11 卢光盛;张励;;澜湄合作机制:升级澜湄流域地缘政治经济架构的新通道[J];世界知识;2017年03期
12 孙晶;王子晨;;西方国家地缘政治舞台越来越小[J];理论建设;2016年06期
13 辜学武;;2015,中国地缘政治的风险与挑战[J];南风窗;2015年04期
14 潘峰;;中国地缘政治的当代精神[J];太平洋学报;2016年06期
15 吴佳颖;;“一带一路”倡议超越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J];侨园;2019年12期
16 胡彩云;阴帅;;国内中亚地缘政治研究综述[J];学园;2017年36期
17 杨金鹏;;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乌克兰危机[J];智富时代;2017年02期
18 刘佳俊;;新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缅合作潜力分析[J];智富时代;2017年07期
19 葛汉文;;冷战后意大利的地缘政治思想[J];国际展望;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王倩;;东盟国家贸易情况及其地缘政治取向研究[A];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3 陈迎春;;2014年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影响[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4~2015)[C];2015年
4 陈威仪;;情报·模式·地缘——区域反恐合作在“一带一路”安全治理格局中的效用及应对分析[A];犯罪学论坛(第五卷)[C];2018年
5 任卫东;;中国应抓住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合作推动世界新格局[A];中国与世界观察(2014年第2期 总第33期)[C];2014年
6 张楠婕;;云南青年律师在“一带一路”解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A];云南省首届青年律师论坛论文集[C];2018年
7 李智国;;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中水政治冲突与合作形成的理论基础及其启示[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8 马凯硕;赵明昊;;中国能够发展起一种亚洲愿景吗[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9(总第2期))[C];2009年
9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10 拉贾·莫汉;邓好雨;;亚洲正在出现的中印美战略三角[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1(总第4期))[C];2011年
11 吴士存;;南海问题:现实与挑战[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总第5期))[C];2012年
12 陈阳;;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3 宋涛;李玏;;安全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边境地区研究[A];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4 张建华;;俄罗斯外交取向的历史文化传统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15 李淑云;;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6 于宏源;;东南亚反恐合作的美国因素及其对地区态势的影响[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7 方筠娴;;缅甸对华外交政策受地缘政治考量的影响有多大?[A];公共外交季刊2013年夏季号第1期(总第14期)[C];2013年
18 秦利娟;;苏联解体后俄日政治关系[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19 赵博睿;;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A];荆楚学术2017年第3期(总第十期)[C];2017年
20 黄开洋;;来自「娘家」的祝福?:两马同春闹元宵的地缘政治论述分析[A];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3 黄任望;大战略的本质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21年
4 谭桂照;地缘政治理论研究的反思与探索[D];吉林大学;2022年
5 詹馥榕;后冷战时期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
6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宋芳;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D];南京大学;2020年
8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金胤静(Kim Yoon Jung);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1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2 曾品元;中国周边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3 Palamdorj Bayartsetseg;蒙古国“均衡”外交:“第三邻国政策”分析(2010-2015)[D];吉林大学;2016年
14 卢兵彦;中国和平崛起:概念、历史、环境、路径[D];暨南大学;2009年
15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6 于少龙;地缘政治观视角下英国欧陆政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
17 陈建山;冷战后印(度)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18 王庆平;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9 聂宏毅;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D];清华大学;2009年
20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艺华;从规范性力量到地缘政治欧洲:欧盟身份的再定位[D];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
2 马腾飞;美澳日三国“印太战略”比较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3 薛琳;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成因及展望[D];辽宁大学;2019年
4 郭瑛琳;“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研究[D];聊城大学;2019年
5 赵莎莎;中国地缘环境新态势及其战略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6 史琳;新欧亚主义思潮与俄外交政策中新欧亚主义取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肖宜林;“一带一路”对西方传统地缘政治超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8 戚长勇;地缘政治视角下柬埔寨的中立外交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8年
9 王闯;地缘政治视角下中泰铁路合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0 罗思思;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11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2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3 刘际昕;“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应对[D];吉林大学;2017年
14 鲁莎莎;21世纪初期伊朗地缘政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5 万明威;21世纪印度地缘政治战略转变与中印关系[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6 郑伟;冷战后美国在中东不变的地缘政治利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7 傅诗云;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18 王定国;地缘政治风险与石油价格多尺度动态关系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
19 李培生;21世纪初美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0 陈小芳;新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印关系及发展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樊巍 本报特约记者 李静;西方科技巨头成地缘政治玩家?[N];环球时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李艾鑫 本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媒:“民主峰会充满地缘政治算计”[N];环球时报;2021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赵国军;所谓“民主峰会”暗藏地缘政治祸心[N];解放军报;2021年
4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俄乌冲突已改变欧洲地缘政治走向?下此结论为时尚早[N];中国青年报;2022年
5 ;华盛顿的地缘政治胃口越来越大[N];环球时报;2022年
6 贾平凡;法国谋求“地缘政治独立性”心有余而力不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
7 ;拜登的欧洲地缘政治盛宴将雨小雷大[N];环球时报;2021年
8 本报记者 李晴晴;欧盟的人权指责是“地缘政治秀”[N];环球时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杨迅;“病毒溯源研究不应被当作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N];人民日报;2021年
10 记者 林跃勤 通讯员 郭庆宾;第五届地缘政治经济学论坛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1 本报记者 吴琼;地缘政治动荡起伏[N];法制日报;2020年
12 本报驻意大利、德国、法国特派特约记者 叶琦 青木 潘亮 陈欣 柳玉鹏;中国援欧遭“地缘政治”解读[N];环球时报;2020年
13 ;白俄面临国内及地缘政治双重夹击[N];环球时报;2020年
14 本报见习记者 李勤;中国与东盟:抛开地缘政治谈能源合作[N];中国科学报;2015年
15 ;中国在中东影响力没有地缘政治杂质[N];环球时报;2019年
16 记者 姜寒冬;“当前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势解析”报告会在蓉举办[N];四川政协报;2019年
17 本报驻新德里记者 章华龙;“降格”折射印度地缘政治危机感[N];文汇报;2019年
18 本报记者 谢笑添;平昌冬奥会沦为地缘政治斗争舞台?[N];文汇报;2017年
19 记者 刘硒碲;连通性成为地缘政治新趋势[N];经济参考报;2017年
20 本报记者 范媛;地缘政治风险主宰全球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