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巨大地震序列特征的对比分析

薛艳  刘杰  宋治平  
【摘要】:使用NEIC全球地震目录对比研究了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巨大地震的构造背景、震源参数和余震活动的时空特征,主要结果如下:①两次巨大地震发生在巽他海沟东侧长约1 000 km的8级地震空段上;②9.0级地震为单侧破裂,余震区规模巨大,长约1 300 km,宽260 km;8.7级地震为双侧破裂,余震区规模较小,长约700 km,宽150 km;③9.0级地震后数小时余震区迅速形成,其后不再扩展;而8.7级地震后4天形成400 km长的余震区,之后向南扩展,余震区内存在约150 km长的空段;④9.0级地震后近2个月,在余震区以南约400 km处发生5.8级显著地震,它位于8.7级地震的余震区内;⑤9.0和8.7级地震序列的b值分别为1.21和0.91,P值为0.72和0.86,h值为0.6和0.9。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世蓉,宋治平,薛艳;中国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环形分布图象与规律[J];地震学报;1996年04期
2 周蕙兰;;普喀鲁和伯克赫莫的地震分类新方案——根据1982年《大地构造物理学》发表的文献[J];国际地震动态;1983年09期
3 雍幼予;;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巨大地震(M≥7(3)/(4))的活动特征[J];四川地震;1990年04期
4 R.McCaffrey;赵宇彤;;下一次特大地震[J];世界地震译丛;2007年02期
5 宋治平,薛艳,梅世蓉,宋先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2003年01期
6 许晏平;;日本学者谈地震预报与情报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6期
7 陈学忠;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2年12期
8 王林瑛,陈佩燕,林碧苍,丁秋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及预测意义的讨论[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1期
9 张立人;大震系的层次、频度及时间分布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89年02期
10 В.И.Уломов;;地震地球动力活化波与地震长期预报[J];地震地质译丛;1994年02期
11 付虹;邬成栋;刘强;王世芹;陈燕;;印尼巨大地震引起的云南水位异常记录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007年04期
12 ;震级和烈度[J];现代班组;2008年06期
13 Gavin P Hayes;Paul S Earle;Harley MBenz;David J Wald;Richard W Briggs;左玉玲;;动态88小时: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对2011年3月11日M_W9.0日本地震的响应[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14 刘新秒;国际空间站预想预报大地震[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5年03期
15 Richard AKerr;李平恩;;更多巨大地震即将发生?这取决于您的统计数字[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16 宇津德治;一丁;;时间间隔一致的几个地震[J];地震地质译丛;1995年03期
17 郭铭奎;1989年四川巴塘地震序列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03期
18 高土钧,陈永成;丹江口水库地震序列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3年01期
19 李明波;;地球“疑似”进入强震活跃期[J];安全与健康;2010年07期
20 金点强;;上世纪国外五次惊天大地震[J];共产党员;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井泉;徐建德;刘芳;;全球Ms≥8.5巨大地震与中国大陆Ms≥7.0强震的关联性[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2 沈宗丕;林命周;赵伦;郝长安;;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级巨大地震漏报反思[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艳;刘杰;宋治平;;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巨大地震的对比研究[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4 周蕙兰;胡强;;用单键群方法分析阿尔金-昆仑山弧型构造顶部的地震序列特征[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左兆荣;吴建平;郭履灿;;论震级饱和与地幔波震级[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沈宗丕;朱锡其;;新疆及边邻地区强震活动的周期分析与可能发生8级左右大地震的探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阎志德;;西北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成因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40周年所庆论文集[C];1990年
8 聂晓红;李莹甄;;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4级地震序列特征及震前部分前兆异常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付虹;;印尼8级地震与云南地震、前兆响应[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10 江在森;杨国华;王敏;张希;方颖;王武星;;昆仑山、苏门答腊两大地震对大区域应变积累影响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向朝阳;权威专家点评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建筑物损毁现象[N];成都日报;2008年
2 赵成信 黄庆锋 本报记者 李国良;生命高于一切[N];边防警察报;2008年
3 记者 黎晓艳见习记者 杜鹏;四川汶川县7.8级地震波及黄石[N];黄石日报;2008年
4 郭志平;从修订汶川大地震的震级谈起[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陈立希;木制民居怎么避震?美工程师出新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向朝阳;不能将房屋倒塌全部归咎于建筑质量问题[N];西部时报;2008年
7 衙外;专家,请尊重事实并学会准确表达[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袁锋通讯员 胡金文;海南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N];海南日报;2008年
9 谭丕龙;震不垮的队伍[N];边防警察报;2008年
10 赵杰;完全能从工程上实现建筑物“大震不倒”[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