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贵阳饮用水源地土地覆被(Land Cover)格局分析

高喜明  彭钟山  
【摘要】: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从2004年的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中提取贵阳水源地三大水库水源涵养地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景观指数法进行水源地土地覆被格局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以三大水库为中心的水源涵养地总面积为127 584.63hm;旱地、水田和建设用地三种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严重的用地类型占研究总面积的59.91%,而林地和灌草地占33.71%,若单独考虑林地,则仅占总面积的22.60%,斑块大小上仅具有相对较大的,平均斑块面积为4.49hm;旱地具有最高优势度,是人类生产活动导致大斑块耕作所致;综上所述,林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具有一定难度;灌草地破碎化严重,斑块数量多,平均斑块面积不大,可以考虑对灌草地的林地化改造,部分实现原有林地的连接,扩大林地面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涛;赵冬至;张丰收;卫宝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大洋河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2 程兰;;东江中下游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景观格局响应[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赵小娟;王长委;胡月明;王兵;胡小飞;周建;;基于GIS的沿海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4 毕连信;毕悦澄;;无资料地区(首钢凤城水源地)水资源勘查[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年03期
5 苗承玉;马晓男;曹光兰;朴东范;朱卫红;;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婷;赖华;张世熔;;岳池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7 刘春雨;赵军;刘英英;党国锋;师银芳;;25年来额济纳天然绿洲LUCC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8 胡光印;董治宝;逯军峰;颜长珍;;黄河源区沙漠化及其景观格局的变化[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9 王凯;田国行;;基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宏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10 张彬彬;韩海荣;梁大双;康峰峰;张丽谦;刘利;;基于遥感的京西北山地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1 任玉环;刘亚岚;许华;刘旭东;尹球;;基于环境一号小卫星CCD图像的滨海湿地监测研究[J];遥感信息;2011年03期
12 何丹;金凤君;周璟;;基于Logistic-CA-Markov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13 申怀飞;付昆;丁圣彦;梁国付;;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8期
14 白林波;白明生;石云;;基于RS与GIS的银川市湿地景观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15 ;期刊博览[J];中国测绘;2010年06期
16 曾丽云;韦素琼;;基于景观格局的福州LUCC与生态安全响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张中祥;张海林;罗斐;;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水源地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18 李小改;;肃北龙德矿业红山铁矿铁选厂新增供水水资源论证[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19 张华兵;刘红玉;;侵蚀型与淤长型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及差异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赵紫华;王颖;贺达汉;张蓉;朱猛蒙;董风林;;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物种丧失与群落重建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栋;;韩江流域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镱锂;阎建忠;刘燕华;郑度;;青藏铁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西宁至格尔木段为例[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顾玉亮;;北支盐水入侵与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建设问题[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莫敖全;陈海英;;青草沙水源地开发和发展趋势研究[A];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圣彦;曹新向;;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饶卫民;章家恩;肖红生;周庆;;广州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内在驱动力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8 董家华;;土地的生态经济功能分区与景观格局[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戈丽;王立本;董金玮;;基于泉域景观格局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宋印胜;李公岩;察可林;;某有限公司水源地水环境评价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东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华;地下水平衡与生态演替耦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志华;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关瑞华;基于3S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监控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晓春;中国东北亚高山林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王炜;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斌;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板凳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华兵;基于遥感与GIS的景观类型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5年
3 杨淑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翠林;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罗慧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与树种结构相关性研究——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6 冯文兰;成都市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彤;崇明东滩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屈双荣;基于GIS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状况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李婷;闻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与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海丽;南水北调沿线景观格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磬;切实保护北京水源地[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张月亭;确保西湖水源地工程3月底前开工[N];衡水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刘兴欢 李军;江苏赣榆 完善预案保障水源地安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董若义 通讯员 曲静娟 张廷正;威海设36块水源地标识牌[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杨涛利;新疆搬迁水源地居民[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记者 哈丹宝力格 通讯员 梁金栋 王瑞;临河城区水源地置换工程启动[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赵祥兵 韩连山;济南长孝水源地工程一举两得[N];中国矿业报;2011年
8 冬青 孟媛;环科园全力呵护西氿水源地[N];宜兴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桂运安;水源地岂能建工厂?[N];安徽日报;2011年
10 刘兵 韦鑫;新疆喀什发现特大型水源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