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利用微信平台对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流行病学》专业针对性教学的可能性,为《流行病学》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和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于课前、课后推送相关章节重点知识及专业针对性的科研论文。使用已设计好的"教学效果评价表"及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结果:220名学生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109人,实验组111人。《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实验组(80.41±10.04)显著优于对照组(77.71±10.56)。实验组同学在科研兴趣的提升、科研方法及过程的了解、认识科研严谨性方面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质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科研实践信心在两组间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276)。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对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流行病学》专业针对性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提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缺乏在现场研究的生产实习,从而在科研信心方面未得到明显提升。
|
|
|
|
1 |
唐金陵秦克义 张运剑;对话循证医学[N];健康报;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