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研究评述

盛雯雯  栗亮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呈现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更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凸显出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全面总结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各类传导渠道,比较了对二者关系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探讨了相关的机构设置安排。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普遍认同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互动关系。在不同渠道下,紧缩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作用既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需要选取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与之协调配合,达到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盛雯雯;栗亮;;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研究评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9年04期
2 孙国峰;;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18年15期
3 翟光明;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工作协调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J];金融纵横;2004年03期
4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5 ;2017年调节好流动性闸门 确定十大任务[J];现代商业银行;2017年03期
6 牟鹏飞;;媒体中的货币政策:前沿综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7 梁建;;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考量[J];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10期
8 李成;高智贤;;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信贷的异质性反应——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4年12期
9 田光慧;;货币政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09期
10 王健君;货币政策继续“稳健”[J];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29期
11 胡平西;辩证处理各种关系 有效实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08期
12 张卿;关于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若干问题[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3 赵明,张明东;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工具的延伸[J];广东金融;1995年10期
14 张细松;徐硕;张晓云;;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述评[J];金融理论探索;2019年02期
15 杨望;王姝妤;郭杰群;;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研究——以日本、美国为例[J];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02期
16 温焜;潘洋;;数字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19年05期
17 唐树伶;;转型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8 卢延芹;;货币政策专题研究资料索引[J];财经政法资讯;2003年03期
19 赵云;;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和近期的货币政策走向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双石;;三.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2 ;日本央行樱井真:货币政策不应太鲁莽 加码应考虑大力度[A];2016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6年
3 黄益平;;现在货币政策更积极一些更好[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4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七章 1993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成效[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5 吴晓灵;谢平;;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对“软着陆”的贡献[A];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8: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我国宏观调控经验的初步总结[C];1998年
6 杨雪峰;;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A];《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合辑[C];2016年
7 黄益平;;货币政策转型问题思考[A];2015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40期)[C];2015年
8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9 曲双石;;五.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10 曲双石;;六.货币政策[A];2012年国际金融大事简报[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颢;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伟;货币政策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3 欧阳易;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刘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佐飞(Zulfiqar Ali Wagan);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对商业周期的影响及其传染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石睿柯;我国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丁娅楠;中国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D];吉林大学;2018年
8 赵婷;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推出、传导和退出机制[D];西北大学;2016年
9 张运龙;日本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10 邓志超;对外开放和新常态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我国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青攀;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产出的溢出效应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3 江雯倩;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融资约束及绩效影响的有效性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4 刘宝财;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5 李甜田;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6 路馨;结构性货币政策、银行流动性与信贷行为[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7 陈悦馨;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利差、汇差的影响及套利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8 刘华栋;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产价格溢出效应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9 金川琦;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传导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10 方杰;地方金融视角下的经济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资产价格与金融风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货币政策短期难大幅放松 未提“区域性风险”悬疑待解[N];证券时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不降准+控利率”或担纲货币政策[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记者 李晓刚;下半年将继续加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邹靓;货币政策需考虑金融创新的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向家莹;央行定调货币政策稳健中性[N];经济参考报;201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央行:今年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N];证券时报;2018年
8 卓尚进;货币政策为经济稳中向好提供重要保障[N];金融时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李国辉;货币政策继续定调稳健取向[N];金融时报;2016年
10 记者 李丹丹;新增信贷超预期 货币政策或向改革倾斜[N];上海证券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