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1980~2007年三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量变化特征分析

徐素娟  刘景双  王洋  郑娜  
【摘要】: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同作物的固碳能力不同,种植结构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均会导致农作物碳蓄积量发生变化。以水稻、玉米、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80年、1985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三江平原主要市(县)农作物碳蓄积量,并对碳密度与5~9月积温、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农作物碳蓄积总量从1980年的2.40×106t增加到2007年的2.38×107t,增加了8.9%;平均碳密度与5~9月积温呈正相关(R=0.321,p0.05),与5~9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345,p0.05)。温度与降水量相比,降水对碳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光营;刘必桔;戴腾祥;;福州区域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2 张桂英;;黑龙江省农作物苗情长势喜人 做好“四防”促早熟保丰收[J];黑龙江粮食;2011年04期
3 陆明;李茂松;申双和;王春艳;;图像识别技术在作物农情信息反演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3期
4 袁福香;李忠辉;王立昌;陈雷明;;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风险防御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3期
5 索安宁;于永海;韩富伟;;辽河三角洲盘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J];生态经济;2011年06期
6 周翠;杨祥田;何贤彪;安玲瑶;刘领;;电子垃圾拆解区农作物可食部重金属污染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7 满苏尔·沙比提;阿布力米提·阿巴白克热;热汗古丽·吾买尔;;喀什地区近10a绿洲耕地变化及其地下水位效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8 夏春华;;植保无人驾驶飞机1小时可喷洒80多亩农作物[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8期
9 王春霖;陈永亨;齐剑英;刘乙敏;张永波;曾武涛;王津;邓红梅;;粤西某硫酸厂周边作物及其种植土壤中铊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陈木楷;;土地污染谁之过错?[J];质量与标准化;2011年05期
11 申丽霞;;应尽快建立农作物环境保护区——构建“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探析[J];环境与生活;2011年07期
12 曹涤环;;农作物克菌制胜的法宝——免疫力[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3期
13 程强;江善斌;;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8期
14 魏黎;;沛沿河水质变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J];环境科技;2011年S1期
15 曹涤环;;预防控制农药药害刻不容缓[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3期
16 ;全国灾情月报[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17 陈伟伟;李强坤;孙娟;胡亚伟;;青铜峡灌区土壤中三氮及盐分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18 ;全国灾情月报[J];中国减灾;2011年15期
19 ;全球农副产品将继续保持高价位[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20 ;晋棉蚜预计偏重发生[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英;杨兴国;万信;;陇东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机理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周建荣;汪满贤;杨锐;;克拉玛依市近50年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刘萌;李德芳;吴元超;;南阳57a降水时间变化特征与旱涝浅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潘娅英;;近50年浙西南汛期旱涝变化及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余观林;陈波;曹艳芳;;内蒙古近四十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高建芸;江志红;游立军;张容焱;;百余年来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李治民;娄德君;张雪梅;;东北地区近4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杨玉霞;;德州蒸发量30年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蔡建华;李俊英;;合川近28蒸发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式[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胡初阳;罗布坚参;代华光;;干旱在西藏各月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胁迫遥感弱信息增强与计算[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云;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及其变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刘碧波;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及其在水、沉积物和农田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4 林文鹏;基于MODIS波谱分析的作物信息提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帅震清;稀土材料开发中放射性钍的迁移规律及其对人体所致辐射剂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正斌;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的QTLs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史玉光;新疆区域面雨量及空中水汽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杨志国;基于ROI的UWB SAR叶簇覆盖目标鉴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刘光明;农作物和植物源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郭光普;西藏墨脱县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秀芳;六六六在关中盆地典型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耿艳辉;泾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毅超;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作物商务平台分析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田莉;中国北方地区地面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李爱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作物地域推广发展及其规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泽宇;政府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陈新丽;对达斡尔族农作物变迁的人类学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房一禾;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韩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闫莉;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忠;向农作物要能源[N];中国化工报;2005年
2 郭入源;四川又一批农作物缺陷品种“下课”[N];农民日报;2008年
3 谢汉杰;东山农作物御寒措施到位[N];闽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赖有生;暴雨漫浸坦洲万亩农作物[N];中山日报;2009年
5 记者 武孝军;全市农作物受灾123万亩[N];衡阳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欣;沈阳221.1万亩农作物受灾[N];沈阳日报;2010年
7 尤恒 陈志奎;市农委发出紧急通知做好农作物防冻工作[N];镇江日报;2010年
8 高原;丹麦科学家:有机农作物好处可能被夸大[N];粮油市场报;2011年
9 孙吉晶 王伟霞 康庄严;全市27万余亩农作物受灾[N];宁波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韩玮 实习生 刘春雪;全市63万亩农作物受渍[N];长江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