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7年三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量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同作物的固碳能力不同,种植结构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均会导致农作物碳蓄积量发生变化。以水稻、玉米、大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1980年、1985年、1995年、2003年和2007年三江平原主要市(县)农作物碳蓄积量,并对碳密度与5~9月积温、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主要农作物碳蓄积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农作物碳蓄积总量从1980年的2.40×106t增加到2007年的2.38×107t,增加了8.9%;平均碳密度与5~9月积温呈正相关(R=0.321,p0.05),与5~9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345,p0.05)。温度与降水量相比,降水对碳密度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