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北京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策略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为实现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北京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从环首都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市域生态格局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休闲游憩体系发展以及园林景观风貌塑造等方面提出了绿色空间体系规划策略。为保证刚性要求有效落实,提出三项约束性指标,并对下一步规划提出建议。
|
|
|
|
1 |
严玲璋;对发挥上海绿色空间独特优势的思考(下)[J];上海建设科技;2001年01期 |
2 |
;巴黎让绿色空间成为城市“灵魂”[J];广西城镇建设;2005年07期 |
3 |
王保忠,安树青,王彩霞,宋福强,张智俊;美国绿色空间思想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5年08期 |
4 |
丁静蕾;高翅;邓冰;;低碳城市目标下武汉绿色空间管护[J];建设科技;2010年19期 |
5 |
刘景元;秦飞;王立东;何树川;;基于作用对象的城市绿色空间三大效益计量框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
6 |
宋淑运;现代城市离不开绿色空间[J];绿化与生活;1996年03期 |
7 |
严玲璋;对发挥上海绿色空间独特优势的思考(上)[J];上海建设科技;2000年06期 |
8 |
严玲璋;上海绿色空间的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9 |
严玲璋;发挥上海绿色空间优势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1年02期 |
10 |
周家高;现代城市离不开绿色空间[J];经济工作导刊;2001年09期 |
11 |
崔志华;绿色空间——南京未来空间布局的构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
12 |
周婕,李海军;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体系架构及优化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2期 |
13 |
李锋,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内涵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城市林业;2004年05期 |
14 |
王保忠,安树青,宋福强,何平,张智俊,李明阳;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
15 |
凯瑟琳·沃德·汤姆森;于一平;;城市绿色空间[J];世界建筑;2006年07期 |
16 |
杭程;李莎;;古城南京的“城市绿色空间”营建与保护[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年10期 |
17 |
孙强;许学工;段晓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首尔的经验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
18 |
荀平;敬辉;;巴黎的绿色空间[J];重庆建筑;2008年01期 |
19 |
郭昊;;亚东·星城小区营造流动的绿色空间[J];城市住宅;2008年07期 |
20 |
荣冰凌;陈春娣;邓红兵;;城市绿色空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