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全新世以来黄土塬区土壤侵蚀研究
【摘要】:通过对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塬、长安区少陵塬以及宝鸡陵塬的土壤侵蚀调查,得出了关中平原全新世以来塬区土壤侵蚀的一些重要规律。研究表明,塬区土壤侵蚀较弱,侵蚀强弱以土层是否缺失或土层的厚度变化为主要依据。塬区普遍表现出塬边侵蚀强,愈向塬里,侵蚀愈弱,而且进入塬内部,侵蚀以低洼地为强,高平地为弱的规律。强烈的沟谷侵蚀实际是洼地侵蚀的一种演变形式。冷干和温湿气候均会产生土壤侵蚀,且全新世冷干期侵蚀的土层厚度比温湿期大约7倍,但这并不代表温湿气候比冷干气候更有利于黄土高原的发育。
|
|
|
|
1 |
杜娟,赵景波;长安少陵塬全新世以来的土壤侵蚀规律研究[J];中国沙漠;2004年01期 |
2 |
查小春,黄春长,庞奖励;关中东部缓坡地面全新世土壤侵蚀与沉积发展演变规律研究[J];生态环境;2005年01期 |
3 |
杜娟,赵景波;西安白鹿塬约8500年来土壤侵蚀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
4 |
梁亮,夏正楷;瀍河流域的河谷地貌结构及近万年以来土壤侵蚀量的估算[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3期 |
5 |
李占斌;沈晋;范荣生;;黄土塬坡降雨击溅产沙过程的数学模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6 |
张丽萍,朱大奎,杨达源;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下游古河道三角洲演化的过程响应[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
7 |
程宏;王升堂;伍永秋;张春来;;坑状浅沟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2期 |
8 |
朱照宇,周厚云,谢久兵,欧阳婷萍;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土壤侵蚀强度的定量分析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2期 |
9 |
王云信;关于土壤侵蚀分类的商榷[J];中国水土保持;1984年06期 |
10 |
Dhruva V.V.Narayana Ram Babu
,唐德富;印度土壤侵蚀的估算[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5年03期 |
11 |
陈利华,余新晓;影响土壤侵蚀因子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7年02期 |
12 |
周佩华;王占礼;;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暴雨标准[J];水土保持通报;1987年01期 |
13 |
赖发叶;试论母岩岩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07期 |
14 |
李士成;;宁南黄土丘陵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J];宁夏农林科技;1990年05期 |
15 |
R.Lal,刘岩;世界性水蚀与风蚀的有关问题及前景[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
16 |
付炜;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J];灾害学;1995年02期 |
17 |
王恩儒;土壤侵蚀的环境、经济损失与土壤保护的收益[J];地理科学进展;1996年01期 |
18 |
颉耀文,陈怀录,迟守乾,贾敏,徐克斌,徐智;甘肃省土壤侵蚀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1999年12期 |
19 |
韦中亚;石家庄市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9年04期 |
20 |
李明品,王长河;加强水土保持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呼盟岭西地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及防治[J];内蒙古水利;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