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乌鲁木齐河河流冰椎及其利用可能性研究

张志忠  刘宗香  
【摘要】:通过对乌鲁木齐河河流冰椎多年系统观测和对比分析.认为其形成和发育过程大致经历形成、发育、稳定、融化-冻结和消亡五个阶段.冰椎与稳定负温期的积温、季节土冻(融)、空气相对湿度及水源补给形式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冰椎形成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人工调蓄利用冰椎提供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志忠,刘宗香;乌鲁木齐河流冰椎的形成特征及其分布[J];水利学报;1997年01期
2 张志忠,刘宗香;乌鲁木齐河流冰椎及其利用研究[J];地理科学;1996年04期
3 盛文坤,朱守森;天山乌鲁木齐河中上游的水化学特征[J];环境科学;1987年04期
4 布海力且木·阿布都卡地尔,姜卉芳;WRMM模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管中的应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潘定安;;乌鲁木齐河白杨沟阶地的孢粉分析初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6 小讯;会讯[J];干旱区地理;1988年03期
7 周尚哲,焦克勤,赵井东,张世强,崔建新,许刘兵;乌鲁木齐河河谷地貌与天山第四纪抬升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2年02期
8 李江风,袁玉江,由希尧;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径流量的重建[J];第四纪研究;1997年02期
9 刘凤景,MarkWILLIAMS,程国栋,朱守森,王纯足,韩添丁;天山乌鲁木齐河融雪和河川径流的水文化学过程[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10 王德辉,张丕远;天山乌鲁木齐河谷气候特征[J];冰川冻土;1985年03期
11 李红;龚建新;胡洪亮;;新疆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量系列代表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12 张捷斌;时间序列分析在乌鲁木齐河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1988年04期
13 苏宏超;乌鲁木齐河春季径流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1993年03期
14 刘娜;王策;王常文;;乌鲁木齐河改造的效益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15 刘风景,杨大庆,M.Williams;天山乌鲁木齐河融雪径流的“离子脉冲”现象初探[J];科学通报;1997年04期
16 刘凤景,孙俊英,朱守森,程国栋;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径流分割和水文化学过程(英文)[J];冰川冻土;1999年04期
17 姚海燕;张民;;乌鲁木齐河流域水管理信息系统[J];水文;2006年02期
18 张谆,龚建新,亚生;乌鲁木齐河“960719”洪水分析[J];干旱区地理;1998年01期
19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杜义;舒塞兵;;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J];中国地震;2006年03期
20 易朝路,刘克新,崔之久;天山乌鲁木齐河河源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沉积物AMS测年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国荣;;乌鲁木齐河洪水灾害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研究[A];第一届全国城市防洪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李建刚;;乌鲁木齐河水质变化特征的综合指数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吴见;叶建平;马银起;徐文军;胡滨;李鸿飞;房超;;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本兴;;中国冰川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5 谭志明;冯赞荣;阿孜古丽;;从乌鲁木齐市和平渠改造谈城市环境[A];城市防洪专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6 胡海涛;任国林;孙存煜;;青南—藏北高原多年冻土1区近代冻融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及其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7 喻树龙;袁玉江;龚原;何清;;奎屯河近379a 9月径流量的重建与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丁志彤;;新疆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开发方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杨曙光;邵洪文;周梓欣;;新疆准南煤田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条件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何茂兵;孙波;杨亚新;焦克勤;;探地雷达在冰川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天山1号冰川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玲;乌鲁木齐河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娜;乌鲁木齐河滨水生态景观改造的探索与实践[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3 熊超;基于DEM的乌鲁木齐河上游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雪力;乌鲁木齐河后峡段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6年
2 记者 纪洲;乌鲁木齐河改造工程启动[N];新疆日报(汉);2006年
3 曹志恒 沈桥 王大霖;威胁乌鲁木齐水源的,不仅是蘑菇大棚[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新疆都市报记者 崔雪春;首府母亲河 饱受污染苦[N];新疆日报(汉);2004年
5 托亚;污染大户变成治理典范[N];新疆日报(汉);2006年
6 记者  郑世福;六项措施治理青格达湖污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李静;乌鲁木齐河大西沟水库成功导(截)流[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 王新红 实习生 李刚;猛进水库污染有望得到治理[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主讲人:张立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一城安宁 万家灯火争辉[N];新疆日报(汉);2009年
10 李健飞;全力打造西二线精品工程[N];石油管道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