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带点“弹性”如何
【摘要】:正 人们知道,松软、富于弹性的东西可以避免或减轻物体之间的碰撞、挤压。人际交往也有同样的道理,交际如果带上一定的“弹性”,有助于缓和矛盾,消除误会,且能给自己留下慎重考虑、再作选择的余地,从而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这种策略在初交和
|
|
|
|
1 |
冒名芳;徐保卫;;人际交往中的修辞得体性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
2 |
陈金钊;王俊峰;;论审判规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3 |
陈庆良;傅丽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探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
4 |
赵颖;;人际交往心理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
5 |
吴守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恐惧心理的成因及解决方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
6 |
贺淑曼;冯培;;论普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7 |
官锐园;樊富珉;;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8 |
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
9 |
王敏;何晓松;;中日同文同种意识中的认识差距[A];中日两国的相互认识——第四届日本研究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10 |
来春霞;;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队员交往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