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核磁共振成像法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法测量Cobb角的可行性。方法 2名研究者分别对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后前位及侧位X线片和全脊柱MRI片测量主弯及次弯Cobb角、T5~T12后凸、顶椎旋转,记录测量时间和测量的上下端椎,2名研究者在1周后进行重复测量。对比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法,而研究者之间和研究者内部进行可靠性评估。结果研究发现在所有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主弯Cobb角(R=0.912),代偿弯角度(R=0.826),后凸(R=0.939)。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的研究者组间主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58,0.889;代偿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48,0.858;椎体旋转R=0.954是有显著性的。X线片和MRI测量结果的研究者组内主弯Cobb角的可靠性分别是R=0.965,0.966;代偿弯Cobb角R=0.949,0.944,均有显著性。结论研究结果示MRI能够获得的冠状面和矢状面测量结果与传统X线片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另外,MRI除具有可靠的椎体旋转测量外,MRI最大优势就是无辐射,并可替代用于AIS诊断性评估。
|
|
|
|
1 |
游伟;孙波;李贺达;李成;刘春英;;术中自体出血回输在脊柱外科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
2 |
倪斌;;脊柱外科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杭州市中医药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
3 |
贾连顺;;掌握脊柱外科基础理论,提高手术疗效[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
4 |
李佛保;;困惑与改变——今日脊柱外科的反思[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
5 |
张强;邹德威;马华松;吴继功;陈晓明;鲍磊;刘玉增;周立金;;快速成型脊柱模型在脊柱外科的初步应用[A];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6 |
宁志杰;;我国脊柱外科转型与创新发展[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
7 |
刘汝落;;中国脊柱外科的发展[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
8 |
银和平;吴一民;钟秀;白明;曹振华;;三种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9 |
刘汝落;;脊柱外科的进展[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
10 |
付宏;;脊柱外科微创治疗进展[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