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氟橡胶并用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摘要】:硅橡胶和氟橡胶作为国防、航天等重要领域的耐热材料一直被人们青睐,但其有着各自地优缺点且价格昂贵,本文尝试将这两种橡胶制成并用胶以解决氟橡胶不耐低温和加工性差的问题,以期增大其使用温度范围。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硅橡胶/氟橡胶并用胶,研究了硅橡胶和氟橡胶的混炼工艺、并用比、共硫化体系和硫化条件对并用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橡胶/氟橡胶的质量比为10∶90,共硫化体系为3~#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一段硫化温度为170℃、硫化压力为10MPa、硫化时间为30min,二段硫化温度为200℃、硫化时间为6h时,并用胶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好。
|
|
|
|
1 |
吕洪;史丽梅;刘传生;李映;;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短纤维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J];合成纤维;2013年08期 |
2 |
王鸣义;王均平;;涤纶后加工过程与成品力学性能[J];金山油化纤;1987年02期 |
3 |
杨彦功;含杂、二单含量与腈纶力学性能的关系[J];合成纤维;1988年06期 |
4 |
闫寿科,杨德才;TiO_2分布对HIPS/TiO_2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1990年06期 |
5 |
仵锋锋;曹平;万琳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其应用[J];金属矿山;2007年11期 |
6 |
饶崛;徐卫林;;热处理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结构及力学性能[J];纺织科技进展;2008年05期 |
7 |
周世一;林金辉;;CaCO_3/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6期 |
8 |
陈平,刘胜平,李萌;芳香族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1991年01期 |
9 |
张省祥;;玻璃纤维筋的力学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6期 |
10 |
马玉峰;张伟;王春鹏;储富祥;;酚醛泡沫力学性能及其密度-力学性能模型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6期 |
11 |
张淑芳,冀克俭,危春阳,金恒星,高惠珍;高聚物共混及掺混材料界面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6期 |
12 |
易建军;陈继明;齐永新;柏海见;;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橡胶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J];粘接;2010年05期 |
13 |
张武;郭虎子;林德宽;;尼龙1010注射制件显微切片的力学性能[J];电子工艺技术;1988年03期 |
14 |
吴刚,姜胶东;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超拉伸膜的结构性能的研究——Ⅱ.形态结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1992年03期 |
15 |
蔡琼英,朱士旺,江龙英,唐辉;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混物的相容性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3期 |
16 |
李小瑞,沈一丁,赵福中;猪皮复鞣后网络结构的变化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4期 |
17 |
隋允康,彭细荣,杜家政;橡胶缓振垫力学性能尺寸效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8 |
吕桂英;朱华;冯雪松;林安;甘复兴;;环境湿度对聚酰胺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探讨[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8期 |
19 |
王作龄;;橡胶复合体的力学性能(二)[J];世界橡胶工业;2006年10期 |
20 |
曾汉民,陆耘,林志勇,张文谦;增韧尼龙1010多相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J];工程塑料应用;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