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

刘莲英  孙玉凤  何辰凤  杨万泰  
【摘要】: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一般是在极稀溶液中进行,为突破这一限制,研究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本文主要从小分子单体溶液聚合、大分子单体溶液聚合及聚合物溶液交联三方面概括介绍了近年来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的研究状况,展望了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的研究发展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德;微凝胶增韧环氧树脂系列产品问世[J];工程塑料应用;1995年03期
2 陈庆德,沈兴海,高宏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4-乙烯基吡啶共聚微凝胶的γ-射线辐照合成[J];高分子学报;2005年01期
3 李亚娜,霍东霞,钱庆文,刘玉坤;pH及温度敏感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微凝胶的制备与表征(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3期
4 袁才登,王艳君,刘德华,曹同玉;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的合成及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9年01期
5 胡晓丹,陈瑞珠;丙烯酸酯齐聚物和微凝胶增韧环氧粘接件的湿热耐久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陈胜男,芮嘉明,杨晓英,于芳菲,安英丽,左榘,栗方星,何炳林;可溶解的聚氨酯脲微凝胶的合成及其分子尺寸的测定[J];高分子学报;2003年05期
7 黄志虹,钟文俊;不饱和聚氨酯微凝胶的制备及其自稳定作用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年01期
8 王斌;张玉翠;张伏龙;庄善学;;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研究进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张青松;查刘生;马敬红;梁伯润;;pH/温度双重敏感性微凝胶的合成与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7年01期
10 张颖;胡进进;;原子力显微技术在敏感性微凝胶研究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1 杨晓英,陈胜男,梁晓勇,芮嘉明,姜萍,安英丽,左榘,栗方星;聚氨酯微凝胶粒子在稀溶液中的行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6期
12 罗巧芳;关英;张拥军;;铅离子敏感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微凝胶的制备[J];高分子学报;2010年06期
13 郭汝轩;易加工氯丁橡胶的研制[J];合成橡胶工业;1995年02期
14 刘鹏,田军,刘维民,薛群基;纳米SiO_2表面接枝聚合苯乙烯(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2年04期
15 张云霞;郝三存;刘明华;;一种新型四元绿色阻垢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年11期
16 刘维俊;黄永民;刘洪来;;温度、pH敏感性核壳结构微凝胶的制备及性质[J];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17 白超良;王斌科;张丽;杨菊香;房喻;;微凝胶模板法制备表面图案化CuS有机-无机复合微球[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8 陈文才;马敬红;梁伯润;;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8年01期
19 李振泉;曹绪龙;宋新旺;张玉玺;吴飞鹏;;pH响应P(AM-co-AA)/PAAC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1期
20 尹国强;崔英德;陈循军;;改性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吸水性能[J];化工进展;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莲英;章志兴;孙玉凤;杨万泰;;光引发溶液聚合制备PAA微凝胶[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莲英;章志兴;孙玉凤;杨万泰;;光引发溶液聚合制备PAA微凝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宝华;陆佳琳;王伟强;;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微凝胶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张秀玲;孙晓然;唐红霞;;高分子吸附剂的合成及影响因素[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晓琴;申迎华;刘妙青;刘慧敏;;(MAA-co-DMA)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于游;崔树勋;;可见光催化制备海藻酸钠微凝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赵长稳;高晓晔;庄秀丽;陈学思;景遐斌;;可降解温度和pH双敏感聚(L-谷氨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的合成和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刘冰;刘芝兰;卓仁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微球的制备[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高燕;孙齐伟;陈明清;;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衣康酸)吸水微凝胶最佳反应条件的摸索[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丽;杨继萍;尹华杰;;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质子酸合成导电聚苯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波;复杂结构微凝胶及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功能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殷俊;响应性高分子微凝胶的相变行为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林;聚烯丙胺盐酸盐—葡聚糖微凝胶的制备、组装及复合[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子刚;多尺度的可降解温敏型水凝胶的制备以及基于微凝胶的蛋白质包裹工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侯毅;高分子界面行为与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魏燕彦;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红;结构型负载杂多酸复合微球的构筑及其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滕大勇;氨基糖类衍生物智能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王成卫;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周新华;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磊鹏;共轴微反应器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及其在微反应器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2 白云艳;基于羟丙基纤维素的智能性微凝胶的合成及其口服胰岛素的控制释放[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彦芳;新型充油顺丁橡胶研制与生产[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4 张凌飞;含氟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度敏感型微凝胶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5 葛慧;高分子微凝胶的相变与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杨耀宇;新型非茂类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D];东华大学;2006年
7 章志兴;光引发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纳米微凝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8 林荫;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钟金凤;高岭土/聚丙烯酸钠超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合成及体积相变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10 肖雨亭;聚合物微凝胶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高欣;李万才会见西班牙客人[N];辽宁日报;2009年
2 朱祖根;国内最大丁苯橡胶装置开车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记者 廖雪梅 实习生 张婕;宝洁化妆瓶将用上川维产PVA[N];重庆日报;2011年
4 马可;橡胶合成后处理新工艺[N];中国化工报;2002年
5 解小如 曲明;全球最大TPI装置试产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记者 孟晶;我国冲刺合成胶最后堡垒[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晓明;我国亟须研发“合成天然橡胶”[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